茶点江山--茶文化与东方设计教育

来源 :第五届设计教育高层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lpgxy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何科学地对待茶文化研究中产生的一些模糊认识,以日本与英国在现代不断地创生新的茶文化为借鉴,从文化、艺术、设计的角度思考茶?这是东方设计教育应该探讨的课题.本文就这些相关联的问题,从世界的视野提出独自的见解,以提示大家为什么要研究日本及英国的茶文化,他们是如何出于源,繁于流,主导着当代世界茶文化趋向的.作为茶的母国,中国应该如何从反思中寻找复兴现代茶文化的方法.具体分析了五行构假说、东瀛英伦的茶文化以及中国的茶情、茶经、茶道、茶具。
其他文献
所有设计活动本身都是面向未来的行为,有鉴于设计学至今尚缺乏用于设计预测的涉及未来的专题系统研究,有必要建立"设计未来学"学科,形成系统的理论模型,用以指导设计教育教学
常识,是谓日常知识也,由于种种原因,这类妇孺皆知的常识却可能成为难以辨认的"非常识",特殊时空下人性和体制的交织,往往会扭曲真相.这类情景不仅仅发生在社会现实生活中,专
本文以中国艺术设计教育发展为背景,结合当下高校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及发展,探讨未来艺术设计走向"跨界综合"之必然趋势.以此提出高校艺术设计综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
《园冶》中"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造园思想和"巧因于借,精在体宜"的造园手法影响着东方设计师.书籍设计作为视觉传达设计专业里交叉性较强的学科,一直注重探索与其他造型艺术
会议
本文围绕"包豪斯"与中国的关系展开,初步探讨了"设计殖民"和民族自觉间的深刻关系,并通过介绍中国设计界前辈的相关史实,进一步回答了"包豪斯"流派在新时期我国设计及文化建
本文认为《图形语言分析》课程作为高校设计专业的基础课程,应以问题为导向,以学生为根本;本文提出,中国的艺术设计,在融入世界设计文化的同时,还应体现出中国特色,在全球化
地域本土民间染织对于中国传统文化而言,积淀了本原化的精髓,有着独特的精神实质和信仰特色.随着社会生活的变化,其复兴是具有选择性的.充分尊重本土文化,在当今生活知识背景
由于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整个社会都不可避免地迎来了新媒体时代.东方的艺术教育由于其自身的特殊性,更是处于这场变革的风口浪尖."可以确信,在某些教育环境中,那些震动人心
会议
小众跨界课程正面临着"跨界范围广""授课时间短""跨界师资缺失"等教学困境,但由于小众行业发展的需要,以及高校特色办学的需要,高校应该解决这些问题.浙江传媒学院通过多年标
本文着重在探析纽约视觉艺术学院社会创新设计系(Design for Social Innovation)的课程体系特色.希望通过分析其基本概况、课程内容,挖掘课程体系的创新特色,使中国美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