砷剂联合抗血管生成药物对imatinib耐药的胃肠道间质瘤的抗肿瘤作用研究

来源 :第十五届全国临床肿瘤学大会暨2012年CSCO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ca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Imatinib在复发和转移的胃肠道间质瘤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然而继发性耐药问题逐渐成为临床的一大难点.本文旨在探讨砷剂联合抗血管生成药物对imatinib耐药的胃肠道间质瘤的抗肿瘤作用.运用体外实验,MTT法检测sunitinib、砷剂、沙利度胺(Thal)等药物体外药敏实验.Western blot法检测imatinib耐药的GIST细胞药物处理前后KIT和P-KIT表达的变化.结果表明联合用药既可以作用于KIT蛋白克服imatinib耐药,也可能绕过KIT蛋白直接作用于下游信号通路而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并促其凋亡。
其他文献
复发转移乳腺癌的治疗已进入个体化治疗时代,评估预后监测疗效已成为临床重要的问题,循环肿瘤细胞(CTC)是指肿瘤发展过程中血液中可以检出的脱落肿瘤细胞,已有国外研究证实为MBC病人的PFS和OS的独立预后因子.本文旨在评价CTC检测对各类中国MBC女性抗癌治疗疗效和患者生存期(PFS、OS)的预测价值.对有可测量病灶的接受全身治疗的MBC病人进行的前瞻性、多中心、双盲研究。对MBC病人至少在三个时点
目的:探讨SPARC蛋白表达与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治疗晚期食管鳞痛疗效关系.方法:收集38例晚期食管鳞癌患者,随机分为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联合顺铂组和多西紫杉醇联合顺铂组;免疫组化法检测肿瘤组织中SPARC蛋白的表达.结果:两组之间有效率ORR(CR+PR)、疾病控制率DCR(CR+PR+SD)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在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联合顺铂组中,无论是ORR还是DCR,SPARC
会议
目的:探讨顺铂联合生物治疗药物胸腔内灌注治疗恶性胸腔积液造成发热副反应差异的原因.方法:将肺癌恶性胸腔积液患者52例采用数字随机法分为A、B两组,胸腔内分别灌注顺铂/金葡素和顺铂/香菇多糖,三天后A、B两组交换灌注药物行第二次胸腔内药物灌注,对比研究两次胸腔内药物治疗导致患者发热的情况.结果:第一次和第二次胸腔内灌注后,顺铂/金葡素组发热的比例均高于顺铂/香菇多糖组(分别为14/25和15/27,
本文通过Rg3作用于体外生长的NCI-H446细胞系,观察药物对细胞形态、增殖以及凋亡率的影响;通过对比检测用药前后细胞膜小窝数量、Cav-1的分布和表达水平的变化及胆固醇对Rg3的作用影响,初步探讨Rg3抑制NCI-H446细胞增殖的分子机制.
本文旨在探讨保罗样激酶1(PLK1)表达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预后的意义,并确定其应用于NSCLC靶向治疗的可能性.利用RT-PCR法检测NSCLC临床组织和细胞中PLK1 mRNA的表达,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PLK1蛋白在100例NSCLC临床组织样本中的表达,评估PLK1的表达与NSCLC患者临床病理因素和预后的相关性.用RNA干扰技术抑制内源性PLK1的表达后,分析其对NSCLC细胞生
目的:探讨紫杉醇联合卡培他滨在进展期胃癌新辅助化疗中的反应性及毒副作用表现.方法:对35例进展期胃癌采用紫杉醇(175mg/m2滴注第1天)联合卡培他滨(2500mg/m2分二次口服第1~14天)方案化疗,每3周为一个周期,化疗2~3个周期,每两周期通过腹部增强CT评价一次疗效.结果:总体反应率为45.7%,其中CR 0例、PR16例、SD15例、PD4例,R0切除率为91%(32/35),肿瘤降
目的:探讨卵巢癌患者化疗时的安全需要.方法:回顾性分析52例肿瘤医院妇瘤科卵巢癌化疗患者的临床护理实践.结果:通过加强对患者生理、心理方面的护理需求,提高了优质护理服务质量.结论:1、针对患者化疗前的焦虑、恐惧心理进行疏导,提高患者的自信心,同时取得患者的信任和配合,使其产生安全感.2、为患者安全用药,减轻患者的痛苦,增强治疗效果,提高优质护理服务质量,使患者满意.
骨肉瘤是青少年最常见的骨原发恶性肿瘤,规范的治疗模式是:术前化疗-外科手术-术后化疗。骨肉瘤的诊断与治疗强调多学科协作。对怀疑骨肉瘤的患者应转诊至骨肿瘤专科医生就诊,患者需要接受规范化的新辅助化疗,对于外科手术,应该进行术前计划,术中需严格实施,术后应进行外科边界和化疗效果的评估。治疗结束后患者仍需长期随访。
文章旨在对影像引导化学消融在肝癌的临床应用进行综述.术前检查凝血机能、空腹,给予止痛药、止血药和镇静药.根据超声检查和CT平扫及强化了解病变部位、形态、大小与周围器官的关系,初步拟定进针路线.选择超声引导,穿刺针沿引导线插入,超声图像保持在可观察靶组织方向,在实时超声监视下,把穿刺针插入病灶内.选择CT引导,将穿刺针插入穿刺导向器的引导孔,调整好进针的角度,调整CT定位激光线与穿刺针体重合,确认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