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应堆厂房穹顶整体吊装的工程管理

来源 :中国核学会2001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futao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反应堆厂房穹顶整体吊装对完成工程总进度具有重大意义,穹顶整体吊装技术方案确定以后,与实施方案有关的设计、土建施工、安装、吊装等各项工作能否有序的进行成为穹顶整体吊装是否成功的前提,科学有效地工程管理是各项活动有序进行的保证,本文归纳总结了岭澳核电工程1#反应堆厂房穹顶整体吊装工程管理过程中的几个重要环节;组织落实、计划落实、措施落实.
其他文献
本文引入沟流级别的概念,来理解过渡状冷凝形态的形成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将过渡状冷凝传热表示为通过滴状区与沟流区上的传热之和,并分别计算其上的热通量.其中滴状区传热模型中,将液滴空间序列构象重构为时间序列构象,并将最大液滴与沟流级别和所谓的完整滴状冷凝液滴尺寸分布相关联,在这基础上建立与界面效应相关的滴状区传热模型;沟流区以在一定厚度液膜上的冷凝传热模型为基础,并根据沟流形态模型,求出液膜厚度与沟流
本文设计了一种新型的平板式CPL系统,并搭建了CPL系统实验平台,进行了启动、变热负荷以及系统的压力灌注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平板式CPL系统具有良好的启动性能以及变工况自适应能力.
本文通过求解二维N-S方程来模拟蒸汽喷射器内复杂的流动混合过程.模拟时使用了蒸汽的真实物性公式.与理想气体假设不同,真实物性的带入,真实地反映了蒸汽经缩放喷嘴时,温度递减,喷嘴出口后温度场波动变化的特征.模拟时,通过对节点焓值的计算,得出了喷射器内发生相变的蒸汽的百分含量,实现了相变现象的定量分析.在激波捕捉方面,验证了喷射器内喷嘴出口后,膨胀波(压缩波)经混合层反复折射、转化、衰减的过程,以及在
半导体技术和微加工工艺的进步,促进了MEMS微流体器件的发展.本文研究MEMS器件中微热气泡的生长,可揭示微小空间尺度相变机理.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微热气泡生长理论模型和微热气泡生长实验的研究进展,分析研究现状特点和存在的问题.设计并加工了微通道内微气泡控制生长实验器件,讨论微气泡控制生长实验方案,有助于深入了解微尺度相变传热传质特性,可为新型MEMS微流体相变驱动器件的开发和设计提供参考.
本文对不同倾角的均质表面和梯度表面能材料表面上的饱和水蒸汽滴状凝结换热性能进行了实验.在实验中观察到凝结液滴能在水平梯度表面能材料表面上的快速运动现象,其最大迁移速度达到40mm/s,梯度表面能材料表面的不平衡表面张力和液滴的聚合是导致凝结液滴快速自迁移的主要原因.实验结果表明:在凝结表面处于水平的情况下,其平均表面凝结换热系数要高于水平铜表面约3倍,且随着倾角的增大,凝结换热系数增大;倾角对梯度
以往对流动和换热的研究中,多数考虑的是流动对换热的影响,但也有的工程问题需要考虑换热对流动的影响。本文对圆管内变密度流体的流动与换热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圆管内变密度流体恒热流加热的Nu不随Re和加热量而变,且入口段后为常数;Cf随着加热量的增大而增大,随Re数增大而减小;按截面平均速度定义的无量纲速度经过入口段后轴向梯度为0,进入充分发展。
本文对氮气和氦气在粗糙微通道以及光滑微通道内流动进行了阻力特性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即使在较小的相对粗糙度高度下,由于微通道中的粗糙度分布密集,会极大地增加流动阻力;而对于滑移区的气体流动,气体稀薄性使流动阻力明显减小而导致流量增加。
用计算流体动力学程序CFX数值模拟和可视化实验相结合对棒束定位格架通道内空气-水两相流体三维流动进行了研究.计算采用考虑了界面横向效应的两流体模型,计算模拟了实验模型的1/4区域,模拟了交混叶片,获得了计算区域的两相流速、体积含气率和压力的分布.为了与计算结果进行比较验证,在专门设计加工的带AFA-2G定位格架的3×3棒束可视化试验段中进行了一系列实验.用RBI光学探针测得了通道内的横向空泡份额分
测定了老化料的解吸等温线及去氘化热力学参数.评价了氚老化对LaNiAl和LaNiAl贮氢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氚老化使LaNiAlD和LaNiAlD解吸等温线形貌发生重大改变.与新鲜材料相比,老化1120天后,在373K下,坪台压力都降低了约50﹪,坪斜分别由0.033和0.068增加到0.130和0.196,两种材料的可逆吸氢容量都减少了约1.3mmol.g.老化料去氘化反应热力学焓变△H分别由
质量体系的运转和改进是关键.质量体系在运转中必然会产生缺陷,必须采取措施加以纠正,使质量体系不断得到改进.核动力运行研究所从高层领导的质量意识和质量管理知识培训、健全文件体系、加强资源建设、加强过程控制、重视与顾客的沟通、狠抓实施等六个方面推动质量体系运转,不断完善质量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