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环境资源法的马克思主义生态伦理思想基础--以马克思关于“人与自然关系”思想为视角

来源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maaz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环境资源法的作用和功能之一,就是保护环境、合理开发利用资源,就是协调或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环境资源法学与整个环境科学一样,都认为人可以协调或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协调或调整的方式、途径或工具.马克思主义的生态伦理思想中的于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中如:人在自然界中地位,人与自然的辨证关系以及人与自然如何和谐共处的理论都为环境资源法的立法奠定了思想基础.
其他文献
为了给面临高度不确定环境的新兴技术企业制定战略提供有效的工具,本文分析了新兴技术的基本构成要素以及新兴技术企业的主要特征.在界定情景以及情景规划的基础上,通过情景规划在战略管理应用研究中的对比分析,提出将情景规划应用于企业战略的要点和基本思路,最后重点结合新兴技术企业的特征提出如何在新兴技术企业发展战略选择中应用情景规划法.
六经:《易》、《诗》、《书》、《礼》、《乐》、《春秋》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经典,而《易经》又是群经之首,今天研究易经,就是科学的运用易理运用于社会各个领域,运用于现代管理。研究的命题就是科学解析易经文化,完善发展新环境文化,用大意的思维创建具有社会进步意义的生态文明。研究传统文化与生态文明,就是要以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之光,照射今天的生态文明建设之路。中华民族最大的特殊性就在于它是全世界唯一以国家
可持续发展实践促生了生态与财政现象的融合,但学科思想的沟通却面临鸿沟,生态学家及财政学家以不同的思想体系来类比对方学科.系统论哲学观为财政学的系统观提供了正确的哲学前提,但在财政学中由于制度的阻碍却难以进入主流思想.重新审视多元化道德体系下的生命伦理,构建一个二层次的道德体系,让允许原则成为不同道德沟通的基础,对系统论财政观中财物的拥有、国家的权威乃至公共政策的合理性提供了新的道德原则.
生态文明是在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的新阶段,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生态文明建设的提出是中共十七大对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又一个重大理论创新.要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大力提倡弘扬爱护环境,节约资源的生态公德.生态公德主要包括:珍惜资源,保护生态;尊重生命,爱护生态;发展经济,协调生态;珍惜资源,呵护生态;广泛宣传,心系生态.人人知道生态公德,人人遵守生态公德,事事以生态为先,时时以生态为念,生态文明的大
综观全球,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生态环境日益破坏,这二者之间的关系问题突出,欲妥善解决,必先认清它.对于人类世界来说,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即人与天或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一个平衡性矛盾,具有内在的运行机制及其使万物和谐生成、持续发展的作用.实际上,矛盾平衡观是生态文明的哲学基础.
生态文明理论构建必须厘清四种关系:一是生态文明理论与环境伦理学的关系.生态文明理论不能归结为环境伦理学,它不仅要回答生态文明建设何以应当,还要回答何以可能,怎样进行,并涉及世界观、发展观、价值观、人生观、经济增长模式、科技发展模式和生活方式等的改变.二是生态文明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的关系.生态文明与"三个文明"的关系,与其说是并列的关系,不如说是在生态文明的框架内思考和建设"三个文明",
生态文明权作为生态文明时代的新型权利,具有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内核.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关系理论与生态文明权有着内在联系,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是生态文明权坚实的理论基础,生态文明权是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在生态文明时代的体现与发展.应该坚持系统的、辩证的自然观,确立我国生态文明权的宪法地位,正确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保护好生态环境,早日建成生态文明社会.
本文从生态文明概念的提出、对概念的不同理解以及生态文明的研究视角(政治视角、哲学视角、经济视角、科技视角)三个方面,对国内外生态文明的研究现状进行梳理、评述和展望,提出生态文明研究的实践转向。
生态文明价值观是在批判传统工业文明价值观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和灵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环境可持续性和环境正义三者互为条件,相互依存,有机结合,共同构成了生态文明价值观的主要内涵,并在生态文明建设的物质层面、精神层面和制度层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基于统计数据和社会调查为基础的关于转型期上海市环境治理问题的实证研究,在对政策工具、环境治理等基本概念进行诠释以及对国内外环境治理和环境政策工具相关研究综述的基础上,充分运用数据和社会调查资料,全面分析上海市在环境治理实践中环境政策工具应用的历史和现状、结构特征和产生机制,并据此探讨和评价上海市环境政策工具的实施效果、影响环境政策工具有效性的瓶颈和主要障碍,对上海市政府如何优化环境政策工具的选择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