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康熙朝之后英华殿一区建筑存毁年代研究

来源 :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第八次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6449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英华殿院落始建于明代,迄今为止,有案可查的重要修葺、拆建和改建,包括乾隆八年的拆建、乾隆十七年的拆建、乾隆二十一年的改建,另有零星的拆除与添建.这些,有的涉及院落布局的变化,有的关系到个别建筑物的添减.依据历史档案资料及相关图像资料,结合现场实地勘查,尝试探讨清康熙朝之后英华殿院落中每座建筑的存续年代,以及院落本身的布局变化.英华殿正殿、东耳房、西耳房、英华门、英华门两边琉璃影壁始建于明代,具体年代不详,至今尚存,虽经多次维修,却依然保留了一些早期的手法。英华殿山门始建年代不详,系康熙十八年之前修建,至今尚存。方亭两座,始建年代不详,系乾隆八年之前修建,乾隆十七年至乾隆三十六年间损毁。斗母殿始建年代不详,系康熙十八年之前修建,乾隆十七年拆除。碑亭始建于乾隆十七年,至今尚存。英华门外药栏始建于乾隆八年,道光五年至道光二十四间拆除。院落大墙,乾隆八年,拆除东跨院,东院墙西移。乾隆二十一年,英华殿后大墙拆除;北、东、西侧院墙均截取部分墙身;内西墙向北延伸到北大墙。
其他文献
  文物包装是预防保护的重要措施,其目的在于确保最大限度地保存文物的原有状态,防止因环境改变和外力等因素对文物造成损害。用无酸纸作为包装材料可以隔绝空气中的酸性物质
会议
馆藏文物保存微环境调控中,使用根据空间空气湿度的变化,依靠自身吸湿放湿自动调节空气湿度的功能性材料是一种比较适合的方法.调湿材料分为硅胶、无机矿物及无机盐类、有机
对位于广西凭祥市的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实验中心伏波试验场4种乡土阔叶人工林(红椎、米老排、火力楠和山白兰)和外来速生桉树人工林不同土层(0~20cm、20~40cm和40~60cm)土
随着科技交流的加快,国内外生物学在文物保护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多.笔者统计了从《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期刊在1989年至2012年间发表的生物学论文.从文献计量学的角度展示生物
  在考虑如何对丝织品文物实施科学保护时,考察其保存现状、评估劣化程度是至关重要的。本文利用人工光老化样品进行氨基酸分析和断裂强力分析,建立宏观断裂强力分别和微观
会议
为了研究辽代契丹族的金属制作技术水平,本文对吉林省通榆县博物馆馆藏的一具辽代鎏金(贴金)青铜面具(男相)和一具青铜面具(女相)进行科学研究。通过对吉林省通榆县馆藏辽代铜
  本文利用体视显微镜、扫描电镜、EDS能谱仪、Rama光谱分析和化学滴定等测试方法,对武汉博物馆观察青铜器文物表面锈蚀产物进行研究,表明:锈蚀产物中,褐色部分主要成分为赤铜
  为配合向家坝水电站修建,屏山县万寿寺壁塑采取了异地搬迁保护,现已分块切割揭取移至室内进行保护修复。通过近一年的前期研究,利用肉眼和显微观察查明了壁塑的制作工艺特点
会议
结构拓扑优化是近年来国际结构优化研究领域最热点的问题之一,它使复杂结构在概念设计阶段即可灵活理性地进行方案优选。随着其理论发展的日趋成熟,将其从单纯理论研究发展到
智化寺智化殿《地藏菩萨变相图》壁画绘于智化殿内正面须弥座后方,保存在智化殿明间后檐的抱厦中,是以木板为支撑体的寺庙建筑壁画,其内容为地藏菩萨、闵长者、道明和尚和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