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下微结构表面浸润稳定性研究

来源 :第十五届全国物理力学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yugug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表面具有微结构的固体材料可作为一种滑移表面功能材料应用于水下,具有防粘附、减阻、调控空化产生等诸多优良性质,在流动减阻等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这些优良的性质有赖于封存在微结构孔隙中的气层。然而,在静水压强、溶解扩散、流动剪切等因素的影响下,气层会逐渐失稳甚至消失,使得这些功能表面失去原有的优良性能。因此,保持微结构孔隙中的气层在水下的长时间、稳定存在,是该功能表面在水下应用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本研究利用共聚焦显微成像技术,原位观测了具有规则微结构的固体表面在水下的各种浸润状态,清晰地观察到亚稳态的存在。同时,定量研究了浸润转变过程,分析了水压作用以及微结构内气体溶于水中对浸润转变的影响,并从理论上对此过程进行了预测,理论预测与实验结果一致。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关于亚稳态寿命的标度律,得到了浸润转变的时间特征尺度[1]。在此基础之上,通过考虑水中溶解气体饱和度与气穴内的溶解扩散平衡,实现了超疏水状态在水下保持长时间的稳定。通过建立广义的热力学理论框架,绘制了不同条件下气层能否保持长时间稳定状态的相图。通过共聚焦显微镜,原位观测了人造仿生功能表面和新鲜荷叶表面在不同实验条件下的气层演化过程,发现通过调控水中溶解气体饱和度,可以实现超疏水状态长时间的稳定,并给出不同环境压强下,气层可保持稳定状态的水中溶解气体饱和度界限,该结果与理论预测高度一致。通过对荷叶的研究,证实了气层的长时间稳态可以在任意粗糙的表面上实现[2]。本研究揭示了水下微结构内气层稳定存在的机理,对设计开发具有滑移特性的微结构功能表面,及其在水下,尤其是大水深、高压强下的应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其他文献
The rotary machines running at a low rotation speed are widely employed in engineering.The weak early fault characters originating from low rotation speed are much more difficult to be extracted.The s
会议
In this paper,the moment Lyapunov exponent and dynamic stability of a two degrees-of-freedom system under combined harmonic and Gaussian white noise excitation are investigated.The partial different e
会议
Random perturbations in nature described by non-Gaussian random excitation models are far more widely applied and development prospects than that of Gaussian random excitation models in practice.Howev
会议
There has been no significant progress in developing new techniques for obtaining exact stationary probability density functions (PDFs) of nonlinear stochastic systems sinc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met
会议
Although stationary response of different nonlinear systems under various types of non-Gaussian random excitations has been studied nowadays,there is only less research on transient response of nonlin
会议
传统的连续介质力学是与绝对尺度无关,它不能解释微、纳米尺度所展现的尺度效应。在微米尺度考虑应变梯度,在纳米尺度引入表面效应,能够很好得解释微纳米尺度的尺度依赖性。本文简要总结了作者在这一领域的一些研究成果。在传统的压电理论中,引入转动梯度的影响,发展了相关的理论模型。考虑应变梯度和界面相的影响,计算了纳米多晶材料的有效性质。分析了表面效应对纳米夹杂静、动态弹性场,纳米元件弹性行为、接触问题的影响等
细胞在纤维性细胞外基质中能感知并响应长距离的力学信号。最近实验发现细胞外基质的纤维特性导致长程力学信号的传递,然而其物理机制以及细胞形状与收缩力的影响仍有待研究。我们研究了影响细胞外基质中长程力传递的全部因素,包括胶原纤维的转动与集束、纤维的应变硬化以及细胞的伸长与极化。胶原蛋白网络是细胞外基质与结缔组织主要的承力组分,在拉伸与压缩载荷下表现出非对称的刚度和泊松比。我们建立胶原蛋白网络的三维离散模
表皮微流控芯片应用于人类可穿戴装备是未来新型人体健康监测技术的关键部件之一,因而研究微流体在表皮微流控芯片中的润湿行为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采用自由能理论从几何和能量的角度研究了液滴在双表面超疏水通道中的润湿行为。区别于一般的自由能理论,在模型中我们把重力势能加入了体系的能量,通过能量最小求得系统在不同倾斜角下的稳定平衡状态,从而可以得到不同倾斜角下液滴的接触角。同时我们发现在一定的条件下,液滴在倾
纳米通道内的物质输运不仅具有极其重要的基础科学意义,而且在生物仿生、海水淡化、绿色能源等领域具有广泛的潜在应用.纳米尺度下,界面效应和分子间力作用凸显.液体分子自由运动受到限制,其结构表现出分层、有序化等特征.受此影响,受限液体的输运行为也呈现出跟宏观尺度下截然不同的形式.水合离子及水合层是描述离子在水溶液中传输的基本模型之一.如果纳米通道的尺寸小于水合离子的直径,空间限域效应将使离子的水合层发生
自然结构材料由于具有高度有序的独特微纳分级结构而往往表现出超乎寻常的优异力学性能,其轻质、高强和高韧性的完美结合引起了研究人员的极大兴趣,对自然结构材料的结构-性能解析以及人工模仿制备一直是材料科学领域的研究热点。随着现代社的日益发展,从民用工程到航空航天等各领域对结构材料的实际应用要求越来越高,迫切需要对传统结构材料进行性能革新。近年来研究表明,依据自然结构材料的设计灵感,开发新型的高性能仿生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