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病毒性肿头出血症病毒人工感染鸭的病理学观察

来源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微生态学分会第四届第九次全国学术研讨会暨饲料和动物源食品安全战略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jlsx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72只28日龄樱桃谷鸭肌注感染鸭病毒性肿头出血症病毒(DSHDV),于不同阶段解剖感染鸭和发病死亡鸭,应用光镜和电镜观察各器官的组织组织学和超微结构变化。结果:①光镜:感染前期(2h-72h)各组织充血、出血,并伴有数量不等的炎性细胞浸润;后期(119h-170h)免疫器官(脾脏、胸腺、法氏囊、哈德氏腺)、消化器官(肝、胰)、肾、大脑组织细胞坏死或出现大小不等的坏死灶;消化道(食管、腺胃和各段肠管)和气管粘膜上皮细胞完全坏死脱落,固有膜严重充血、出血;心脏肌纤维间弥漫性出血,肺脏和胸肌组织小血管充血。②电镜:主要表现为细胞核空化,胞浆内各种细胞器肿胀、扩张,甚至溶解、消失,有的形成含有较多病毒粒子的“封入体”。研究表明:法氏囊、胸腺,脾脏、肝脏、消化道和气管为DSHDV感染的主要靶器官。肝细胞、淋巴细胞、成纤维细胞、胆管上皮细胞、消化道上皮细胞为DSHDV侵害的靶细胞。
其他文献
肠炎沙门氏菌(SE)感染是一种重要的人畜共患病,传统鏊定距的方法尚存在不足,因此有必要建立一种检测该菌的特异性PCR方法。根据GenBank登录的SE种特异性DNA序列,设计合成了一
会议
本实验的主要目的是检测重组T4噬菌体经肌肉注射以后,在鸭体组织器官的分布和存留情况.首先,用小量的液体培养基培养重组噬菌体T4-VP2,再通过扩大培养、浓缩后获得滴度为2.81
会议
从新乡地区发病或死亡兔的脑、心血、肝、脾等脏器中分离病原菌,经形态学检查、生化试验、动物试验、分离菌被鉴定为多杀性巴氏杆菌。药敏试验表明,分离菌株对氟苯尼考、磺胺
会议
本文将雏鹅新型病毒性肠炎病毒(NGVEV)强毒CH株经尿囊腔途径人工感染10日龄鸭胚,应用透射电镜和超薄切片技术研究病毒在宿主细胞内的形态发生及各组织器官的超微结构变化。结
会议
肌注、滴鼻和口服途经感染雏鸭,建立疾病模型,利用间接免疫过氧化物酶染色方法对感染后不同时期雏鸭组织石蜡切片中的鸭肝炎病毒进行检测。结果显示:不同途径感染雏鸭DHV后,
会议
为了获得适宜雏鹅新型病毒性肠炎病毒(NGVEV)生长繁殖的细胞系,本文开展了NGVEV强毒株在鸭胚成纤维细胞(DEF)进行适应性培养和增殖特性研究。结果表明:NGVEV强毒株经尿囊腔途
会议
通过对本实验室构建的鸭Ⅰ型疱疹病毒(duck herpesvirus type-1)DNA基因文库的重组质粒DNA序列测定,得到一段1077bp的完整ORF,经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属于胸苷激酶(TK)基因。设计
会议
测定了从我国西南三省(市)分离到的130株鸭病原性大肠杆菌外膜蛋白型(OMP型),其中O93、O92、O78和O76优势血清型53株,O46等30个其它血清型分离株77株,这些分离株共产生了4个O
会议
采用H.E染色光镜观察法、透射电镜观察法和Annexin V-FITC/PI染色荧光显微镜观察法,联合研究雏鹅新型病毒性肠炎病毒(NGVEV)诱导鸭胚成纤维细胞(DEF)发生凋亡的特征变化。结
会议
PCR扩增小鹅瘟病毒(Goose Parvovirus,GPV)CHv株VP3基因并克隆入pMD 18-T-Simple载体,亚克隆正向插入到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CMV启动子下游多克隆位点,经PCR和HindⅢ与Bam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