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尿酸水平和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

来源 :中华医学会第十六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6368529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血尿酸水平和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出血面积及出血部位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09年8月至2012年1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急性脑出血患者298名,同时选取年龄性别相匹配的180名头晕患者作为对照.所有脑出血患者入院24时后复查头颅CT,出血较入院时增大33%或者增加6ml,定义为早期血肿扩大.入院时出现量大于30ml定义为大面积脑出血.根据出血部位将脑出血分为脑叶出血及非脑叶出血:所以患者入院第二天后空腹采血检测血尿酸水平.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老年人BPPV与血管病变的关系,从而为老年人BPPV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新的线索.方法:将我院就诊的≥60岁老年人中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74例患者作为实验组,随机选取同期我院体检中心的无眩晕史的80例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利用高分辨力双功能超声进行颈动脉血管超声检查,比较两组间颈内动脉管壁内膜-中膜厚度(IMT)和颈动脉附壁斑块检出率,作为判断大血管病变的指标.
会议
目的:探讨肠内营养制剂瑞代在急性脑梗死伴重度吞咽障碍患者中应用的价值.方法:将60例急性脑梗死伴重度吞咽障碍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对照组(3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入院24h-48h内给予鼻饲营养,观察组给予瑞代肠内营养制剂,对照组给予院内营养食堂统一配置流质,住院第1d,第7d,第14d分别检测两组的营养指标变化(血红蛋白、白蛋白、前白蛋白、淋巴细胞计数)及观察卒中相关性肺炎发生率、
会议
目的:对不同类型抗癫痫药物之间的交叉过敏反应进行研究,并探讨抗癫痫药物间交叉过敏反应与HLA-B*1502等位基因之间的关系.方法:本研究共纳入107位受试者,其中包括37位使用抗癫痫药物过敏的患者和70位健康志愿者.
会议
目的:在体外脑片模型上,探讨甘露醇抗痫作用机制.方法:制备健康雄性SD大鼠(体重50-100g)海马切片,应用盲法膜片钳实验方法记录:1)4-AP及高钾溶液诱导痫性放电模型,CA3区神经元在甘露醇灌流前后及洗脱后每分钟发作间样放电次数;2)高频电刺激模拟痫性放电模型,甘露醇存在下对LTPGABA的影响.
会议
SIRT1是一种对NAD+依赖性的组蛋白去乙酰化酶,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中起重要作用,主要表现为SIRT1在稳定脑血管内膜防止管腔狭窄和脑缺血后的抗炎抗氧化应激作用.本文对STRT1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作用和机理方面作综述.
会议
目的:探讨卒中后抑郁患者交感神经皮肤反应(SSR)的改变特点及不同程度卒中后抑郁(PSD)患者的SSR改变特点,从而为PSD的早期诊断提供客观依据,开辟PSD诊断方法的新思路.方法:选取2011年9月至2013年3月于我科住院脑卒中患者.排除脑卒中后病情危重者;伴有糖尿病者;伴有长期大量饮酒史者;伴有意识障碍不能配合检查者;重度痴呆,以及由于失语、耳聋、失用、感知功能有障碍而不能参与临床心理测试者
会议
目的:观察艾司西酞普兰(ESC)对慢性脑缺血大鼠认知功能、海马区BDNF、CA1区树突长度、分支及树突棘密度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实验组(2VO模型+30mg/kg·d ESC干预),采用双侧颈总动脉永久性阻断法(2VO)建立慢性脑缺血模型,选给药满1、2、4、8w四个时间点,通过Morris水迷宫检测各组大鼠的认知功能,Western blot检测大鼠海马区BDNF的
会议
目的:观察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RHR)的脑白质及脑小血管病理生理变化并探讨该模型是否是合适的脑小血管疾病研究模型.方法: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90只,随机分为RHR组(n=75)和假手术组(n=15),定期监测血压.MR组(n=75)采用双肾双夹法造模,分别取4、8、12、20、30周大鼠脑组织进行切片及HE染色,评估其脑白质病变分级.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直径15-80μ m脑小血管平
会议
目的:探讨伴有房颤急性缺血性卒中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的疗效、安全性及影响不良预后的因素.方法:162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发病在4.5小时内接受rt-PA静脉溶栓治疗,根据患者既往史及入院时心电图结果将患者分为房颤(45例)和非房颤(117例)2组,比较2组卒中严重性(NIHSS评分)、远期疗效(3月mRS评分)、安全性(颅内出血、死亡等),同时分析房颤患者溶栓预后不良的相
会议
目的:对卒中单元和神经内科普通病房的急性卒中后并发肺部/尿路感染患者临床特征及转归进行比较.方法:回顾性分析急性卒中后合并感染(肺部/尿路感染)患者共165例,其中卒中单元67例,普通病房98例.分析两组感染特点及病原体检查结果,评价两组患者主要转归为90天死亡率,次要转归是21天NIHSS评分和3个月改良rank评分,及两组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率、住院天数和药占比的比较.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