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新词语“葛优躺”小议

来源 :中国民族语言学会,中国修辞学学会,中国蒙古语文学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eximajo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葛优躺”作为一个网络新词语,可以适用于多种语境,表达不同语义信息,句法功能比较复杂,受“模因”论的影响,出现了“仿体”、“变体”,其流行原因在于:高度凝缩而又来源悠久的词形,生动传神而又高度概括的语义,标新立异而又从众模仿的心理,源于生活而又反映生活的实际,自媒体时代使用微信表情的驱动.
其他文献
刘勰的“物色观”既是对前代山水诗的理论总结,也在之后王维等创作的山水诗中得到了印证.以四十岁为界,王维山水诗在前后期的表现呈现出了明显的不同:创作内容上,前期是诗中有画,后期得“江山之助”,山水诗融入对禅和生命的理解,表现出自然山水的精神气象.在心物交感层面,王维从前期的“随物宛转”发展到后期“与心徘徊”,心物关系最终实现了人与自然高度统一、物与我两相遗忘的“无我之境”.王维在刘勰“物色观”的审美
《红楼梦》以其高度的艺术成就享誉世界,它的海外传播对世界其他民族的文学也产生了广泛的影响.1892年岛崎藤村将《红楼梦》第十二回后半部分翻译成日文发表,次年北村透谷受此篇影响而创作了小说《宿魂镜》,三者之间的影响关系已被学界广泛认同,但目前仍缺乏对于文本之间关系的具体分析阐释.笔者试图通过对《红楼梦》明治及之前的在日传播状况和北村透谷的文学思想与创作背景的引入,加之对第十二回中“风月宝鉴”的分析,
现代汉语中同义复合词语素的构词能力有所不同,其能力的差异背后牵涉诸多因素.本文采用文献调查法,通过对汉语动词性同义语素构词能力的共时与历时考察,探析汉语动词性同义语素构词能力差异的动因,指出其中存在的语体色彩等诸多因素制约汉语动词性同义语素构词能力的横向与纵向发展,并指出各语素在语体方面的分化是历时演变而成的.
数字“四”作为基数词表示事物数量的多少,作为序数词主要表示顺序,它们的功能是用来计算,表示事物数量和排序的.但由于受传统文化和民族审美心理等因素的影响,数字“四”引申出平稳、全面、死亡和长久之义,从数字域映射到空间域、时间域和事物域.其主要动因是隐喻和转喻.
曹操是魏晋风骨的杰出代表人物,其表文颇具个人特色.曹操表文大量运用典故,其所用的语典和事典多来源于经史子集,典故中侧重于对贤君圣主和忠臣贤士形象的引用,以“忠臣”喻己,向“贤君”表达下级对上级的尊重之情及实现表中所陈之情.在典故的使用方法上主要采用“明用”和“暗用”两种,直接或间接地陈述事理、表达情感.在艺术上呈现出“句式短促,骈散结合”“含蓄委婉,情感真挚”“增强论证,调节结构”的特点,达到古直
徽州文书被发现以来,历史学界有不少成果问世,而语言文字学成果寥寥无几.文章就《徽州千年契约文书》(宋至民国)中的部分异构字运用汉字构形学的理论进行考释,主要从增加构件、减省构件、改换表义构件、改换表音构件、改换成字构件以及相同构件间的组合位置变换等几方面与其相对应的正字加以对比分析,总结异构字的规律,为汉字构形学研究提供参考.
国家的语言文字政策对民众生活的语言实践活动有着重要的指导与约束作用.本文重点考查了我国建国后不同时期的语言政策对广告语、店面招牌、企业名称及商标的指导与约束作用.与以往的研究不同,本文兼重具体政策与实际影响,并对相关政策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梳理.从繁简字、错别字、外国语言文字、文化倾向等方面讨论了政策的实施效果,发现政策与执行的脱节是普遍存在的问题.经讨论,本文得出三点启示:一是不断完善语言政策体系;
修辞,作为一种积极的言语活动,是社会文化活动之一种,无论是其组构要素,还是其运动过程无不处在一定的空间中,并受囿于空间.因此,不同的地域空间,因所处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差异,其民众所持修辞理念、所用修辞方法、及因此而形成的修辞现象也会各有不同.修辞的地域性研构想即拟从空间角度,应用空间场域的批判思路,多角度、多层次地展现修辞的地域特征,探讨在地域及地域文化影响下的修辞现象、修辞规律.
本文从语构、语义、语用、修辞四个维度对“厉害了+X”构式进行分析,然后阐述了“厉害了+X”构式快速传播的驱动因素:“厉害了+X”构式的表达迎合了大众心理;“厉害了+X”构式与图片结合成表情包,拓宽了传播渠道;“厉害了+X”构式的快速传播得益于各种传媒的助推.
关于外国学生认知汉语声调的顺序,学界有三种顺序提法;诸多研究表明各国学生认知汉语声调的顺序呈现个性化色彩;还有研究表明汉语声调的学习顺序还存在动静态研究的差异.因此,外国学生认知汉语声调的顺序个性化差异大于共性,并不存在一个统一的外国学生认知汉语声调的顺序.需要针对不同语言背景的外国学生进行声调教学的个性化顺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