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皇家走入民间:三山五园区域文化的民众认知

来源 :2017年三山五园区域文化认知与传播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diaz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围绕北京区域文化的特色和定位,各级研究机构纷纷进行了学术研究和现场调研,提出很多有创见的结论,本文想围绕西山文化带中的“三山五园”皇家园林区域文化的民众认知,提出几点意见,以就教于方家。
其他文献
媒体外交是公共外交的一部分,表现为一国政府及其代表借助媒体这一传播渠道,向海外公众传递讯息,表达观点与态度.截至2016年底,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自2013年上任以来在海外媒体共计发表32篇署名文章,开创了中国最高领导人在出访前于海外媒体发文的先河.本文发现,这些署名文章植根两国在历史和现今的联系,通过融入当地民众熟知的小故事,引用两国的谚语俗语、诗词歌赋、名人名言,并辅以细节和数据,呈现两国在多领
本文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全球智库社交网络影响力进行了研究,发现美国智库社交网络影响力最强,位于社交网络核心位置的智库数量最多.英国智库社交网络影响力位居第二.全球智库社交网络存在核心-边缘结构.核心位置智库除一家外均来自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亚洲国家智库社交网络影响力弱,全部位于边缘网络位置.中国智库国际社交网络影响力弱,与中国智库数量不相称.基于以上研究,文章提出提升中国智库国际社交网络影响力
电视国际传播是国际传播的重要构成,在当前国际传播中发挥积极作用.中美两国国情、媒体制度和影视产业水平存在一定差异,这直接影响了两国电视国际传播的特点.中美两国电视国际传播的差异集中体现在传播理念和路径上,包括频道集群、产业支撑和渠道构建上.另外,在新兴媒体背景下,两国电视国际传播的差异被进一步放大.通过比较,中国电视国际传播要在理念、机制、路径和渠道建设上取长补短,积极变革,寻求突破.
综合国力的提升,既需要经济军事等硬实力的支撑,也需要思想文化等软实力的支撑.作为智力资源汇聚整合和生产加工的现代智库,既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载体,也是国际话语权的重要标志,承担着对外介绍中国建设经验、阐释中国发展道路,辨析中国对外关系和国际政策的重要任务.构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强化智库公共外交功能,推动中华传统文化和中国价值观念走向世界,是增强中国国际影响力和国际话语权的重要途径.近年来,山东社科院
各国的重要政治议题,如:国际外交事件、领导人选举、国际性会议等,都是各国关注的焦点,这些政治议题对各国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发展产生影响.大众传媒需通过政治议题的设置、选择性报道、舆论导向等,营造"意见气候"来影响和引导舆论,让人民对"优势意见"采取趋同行为认知,从而达到净化网络空间的目的.本文选取新华网2016全年对"美国大选"的报道为对象,抽样分析了471篇相关报道.通过对这些报道的发稿节奏
2016年12月15日,中国海军在苏比克湾附近国际水域捕获美国海军潜航器.随后,中美两国政府间围绕这艘潜航器展开了外交上的交锋,媒体作为现代国际关系的主要参与者和国家形象的重要构建者,也不可避免地参与了进来.笔者关注了中美潜航器事件前后中外媒体,尤其是国际媒体平台(Twitter)报道上的角力,并指出了中国主流媒体"阵地缺位"和"话语缺失"的现象,同时笔者也尝试以国际传播学理论的视角为当下主流媒体
本文以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与中央电视台合作开展的对外传播活动为研究对象,具体分析了国际广播电台与央视通过日本社交视频网站——NICONICO网站对日本网民传播的"9·3阅兵"视频的建构情况.研究发现,日本网民对"9·3阅兵"视频的解读与中国对外网络传播媒体的议程设置出现偏差.本文认为,产生这种传受不一致现象的原因在于,中日之间存在意识形态的差异,且存在跨文化传播的鸿沟,传播实力也有较大差距,更直接的原
本文关注组织传播理论在社交媒体场域发生的嬗变以及信息传播对传统组织结构的优化变革.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在梳理掌握美军113个Twitter认证账号结构关系基础上,以2016环太平洋军演美军Twitter账号信息传播与交互为实证考察,旨在研究社交媒体账号在重大军事活动中的动态组织协同模式.研究发现:美军所有的账号均有选择性地发布信息,取决于账号主体在事件中的参与情况,互动模式上呈现典型的动态中心辐射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围绕新的重大时代课题进行艰辛探索,取得重大理论创新,形成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受到国际舆论的持续关注和深入解读,中国国家形象随之出现新的变化,主要体现在整体形象、政治形象、经济形象、外交形象四个方面.这从侧面也反映出国际涉华舆论正在出现新形势新动向,国际社会相继出现一些对华积极、正面的新论调,但复杂多元的舆论态势依然值得重视.当前,中国国家形象的进一步树立和塑造面临着新的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创造了世界经济史上的"中国奇迹",金融危机以来,中国更成为促进世界经济复苏的"引擎".但中国的国家形象并未因此而大幅改善.很多国家在经济上依赖中国,但却对中国的发展道路、政治制度横加指责,对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上升充满疑虑甚至敌意.这种现象背后的原因是什么?该如何改善国家形象,为实现中国梦营造良好的国际舆论环境?本文即试图分析和解答上述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