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乙型肝炎不同自然史阶段血清HBsAg定量与肝组织病理学的关系

来源 :福州市科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3cne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CHB患者在不同自然阶段时血清HBsAg水平及其与肝组织病理学的关系,建立一种基于HBsAg的无创肝纤维化诊断模型. 方法: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接受肝活组织检查的CHB患者145例,其中HBeAg阳性73例.比较在不同自然史阶段以及不同HBeAg状态下患者HBsAg和HBV DNA水平.Logistic回归分析HBeAg阳性患者肝纤维化的影响因素,评价基于HBsAg的无创肝纤维化诊断模型——肝纤维化判别函数的预测价值.统计学处理采用ANOVA检验,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 结果:CHB患者在免疫耐受期、免疫清除期、低复制期、再激活期的血清HBsAg分别为(4.29±0.69)、(3.56±0.61)、(3.22±0.64)和(3.54±0.50)Ig IU/mL(F=16.72,P<0.01);HBV DNA分另U为(8.48±0.58)、(6.69±1.44)、(3.80±0.59)和(6.21±1.06)Ig拷贝/mL(F=76.73,P<0.01).HBeAg阳性患者肝组织炎症活动度≤G1、G2、G3、G4时的HBsAg分别为(4.44±0.65)、(4.00±0.72)、(3.74±0.62)和(3.28±0.50)Ig IU/mL(F=9.198,P<0.01);HBeAg阳性患者肝组织纤维化分期≤S1、S2、S3、S4时的HBsAg分别为(4.55±0.54)、(4.04±0.89)、(3.59±0.63)和(3.34±0.50)Ig IU/mL(F=10.66,P<0.01).Logistic回归显示,年龄(OR值为1.091,95%CI:1.013-1.175)和HBsAg(OR值为0.190,95%C1:0.066-0.542)是HBeAg阳性患者肝纤维化的独立影响因素.肝纤维化判别函数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849,高于APRI(0.749)和FIB-4(0.763). 结论:血清HBsAg水平在CHB不同自然史阶段存在明显差异,HBeAg阳性患者血清HBsAg水平随着肝纤维化程度的进展而降低,以HBsAg定量建立的无创肝纤维化模型可以初步判断肝组织的纤维化程度.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群组管理对改善社区高血压早期肾损害患者生命质量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2月至2013年12月期间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80人,随机分为群组管理干预组和常规慢病管理对照组,干预期后采用SF-36量表进行生命质量评价.结果:干预组患者生命质量的8个维度得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早期肾损害患者进行社区群组健康管理,能够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具有推广价值.
目的:针对使用腓骨高位截骨术治疗内翻畸形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这一新推广的术式进行力学分析,为临床使用腓骨高位截骨术治疗内翻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提供生物力学依据. 方法:本课题采用三维有限元实验方法,建立膝关节三维有限元模型,利用有限元计算程序Super-Sap(93),经过对膝关节模型设定边界条件、加载组织材料弹性性能、载荷设置、计算机模拟腓骨高位截骨术,最后进行有限元仿真计算,得出腓骨高位截骨
目的:探讨血清miR系列基因表达水平与非小细胞肺癌(NSCLC)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分别收集2010年4月至2013年4月的250例NSCLC患者冰冻组织和血清样本,25例NSCLC及其癌旁组织,25例未经手术治疗的晚期NSCLC病人,200例未经任何抗癌治疗的NSCLC患者化疗前和3个疗程后的血清样本,作为NSLCLC组,选取100例健康志愿者的血清样本,作为对照组.采用qRT-PCR方法检测N
目的:探讨脊柱畸形后路内固定矫形术后深部感染的治疗效果.方法:2012年6月至2014年12月167例脊柱畸形患者行后路内固定矫形术,11例术后并发切口深部感染,男3例,女8例,年龄14.6±4.7岁(11-27岁);其中早发性感染(术后90d内)9例,迟发性(术后90d后)感染2例.9例早发性感染患者中,伤口渗出液或在B超引导下深层穿刺取脓液细菌培养阳性6例,其中2例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目的:探讨人感染高致病H7N9禽流感的肺部病理学特征.方法:收集3例人感染高致病H7N9禽流感病例的临床资料及病理资料,分析其肺部病理学特征.结果:H7N9禽流感最常见的症状是发热、咳嗽、气促、乏力等.血气分析提示严重低氧血症、呼吸衰竭等.胸部影像学检查表现为双肺弥漫性斑片状、磨玻璃影及肺实变影且进展迅速.3例病理学显示:例1,"左主气管赘生物纤支镜活检":形态学符合坏死性气管炎;例2,"右下肺纤
报告2例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例1,患儿女,8岁.右侧大腿内侧一约2.8cm×2.8cm大小红色结节,表面光滑,无破溃,质韧,活动度一般,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无触压痛.皮损组织病理检查示真皮内见大量致密分布的梭形细胞呈席纹样排列,局部向脂肪组织浸润,并见散在核分裂相,免疫组化CD34染色梭形肿瘤细胞呈强阳性,诊断儿童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治疗上采用局部扩大切除肿瘤,术后随访至今9个月未见复发或转移.例
目的:探讨AO内固定手术治疗Dupuytren骨折.方法:回顾分析骨科2012年9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12例Dupuytren骨折患者,所有患者均行AO内固定手术治疗,12例患者均获得完整随访,随访时间:15-34个月,平均随访时间为22.4个月.结果:骨折均获得骨性愈合,愈合时间为3-5个月,平均4.2个月,依据Meyer和Kumler踝关节功能评价标准,其中优:4例,良:5例,一般:2例,
目的:探讨HAI-1表达水平与子宫内膜癌细胞株侵袭迁移能力的相关性.方法:体外培养人子宫内膜癌细胞株,采用Real-time q PCR技术检测HEC-1A、HEC-1B和RL952三株子宫子宫内膜癌细胞中HAI-1mRNA表达水平,应用细胞划痕实验及穿膜小室实验,观察三株子宫内膜癌细胞体外的侵袭及迁移能力.结果:1.HAI-1mRNA在三株细胞中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3042±0.0101)、
目的:观察盐酸羟考酮控释片(奥施康定)和盐酸吗啡片滴定治疗中重度癌痛的疗效、不良反应、日服药片量、服药次数及药物优势评定.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4年2月间在福州肺科医院接受治疗的100例无阿片类药物使用史的中重度癌痛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和B组,每组各50例,A组患者使用奥施康定10mg、20mg作为初始剂量分别治疗中、重度癌痛,q12h,连续滴定3天;B组患者使用盐酸吗啡片5m
类风湿结节是类风湿关节炎最常见的关节外表现,但以往临床重视不够.本文介绍类风湿结节的危险因素与发病机制、临床意义及治疗.对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与治疗有一定指导价值.局部糖皮质激素注射是类风湿结节研究过的最佳治疗方案。手术切除一般不推荐,除非在特定情况下。没有证实的临床研究,这些数据还不足以做出确切的临床推荐,但是总结了之前探讨的数种治疗方案的证据级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