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RI多b值弥散加权成像在肝脏占位性病变中的应用价值

来源 :中华放射学学术大会2016、中华医学会第23次全国放射学学术大会暨中华医学会第24次全国影像技术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forworl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不同性质肝脏占位性病变在多b值弥散加权成像中的表现及所测ADC值的变化在病变的定性和鉴别诊断方面的价值.方法:选取经穿刺病理和随访证实的164例肝脏病变患者(其中肝癌病灶6个、肝转移瘤18个、肝血管瘤62个、肝囊肿78个),行常规MRI和多b值DWI扫描检查,分析不同b值下三种肝脏占位性病变的信号强度变化,再拟合出随b值的变化的拟合曲线;计算ADCstandard、ADCfast、ADCslow、及ffast值,分析肝脏良恶性肿瘤各ADC值之间的差别.结果:随着b值的增加,不同性质的肝脏占位性病变DWI信号强度均呈不同程度的减低,肝囊肿组下降的程度最快;血管瘤组次之,而肝脏恶性肿块组最缓慢.肝脏囊肿与肝血管瘤ADCslow值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1);ADCfast值之间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肝囊肿与肝脏恶性肿块ADCslow值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1);ADCfast值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管瘤与肝脏恶性肿块ADCslow值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1);ADCfast值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IVIM中的四组ADC伪彩图上看,ADCstandard和ADCslow伪彩图中,颜色以红色和绿色为主的是良性病变,以蓝色为主的的是恶性病变可能性大,与病理结果均相符.ADCfast和ffast伪彩图中病变的颜色以红色和绿色为主的是恶性病变可能性大,以蓝色为主的的是良性病变可能性大,与病理结果均相符.结论:肝脏占位性病变的信号强度拟合曲线的分析对良性含水量较多的病灶、部分良性实性病灶做出较准确诊断,也能为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提供较有价值的信息.多b值DWI序列可通过多个定量参数为肝脏良恶性肿瘤的鉴别提供诊断依据,其中ADCslow值对肝脏占位性病变的定性诊断更具优势.
其他文献
目的:死亡冠(CMOR)是闭孔血管、髂外血管和/或腹壁下血管之间吻合的一种解剖变异,盆腔手术时误伤该血管有可能引起致命的出血.本文的目的在于探讨高清容积螺旋穿梭技术(VHS)显示死亡冠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骨盆骨折累及耻骨上支需要手术治疗的患者40例(年龄为21~75岁,平均年龄52岁,男性28名,女性12名)分为A、B两组,每组20例.所有患者于术前行增强CT检查观察死亡冠,A组使用高清容
目的:通过全国范围内CT辐射剂量的调查,确定成年患者的诊断参考水平。方法:2015年9月至2016年3月在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随机调查168家医院,其中三级医院和二级医院各约占一半。随机调查的年度状态检测合格的168台CT,包括了临床应用中普遍使用的品牌和型号。每台CT收集头颅、鼻窦、颈部、胸部、腹部、盆腔、腰椎、尿路造影、冠脉CTA、颅脑CTA、颈部CTA、胸腹CTA共12个检查项目、
目的 评价患者不同心率、心率波动及不同重建时相的选择,对联影U128层CT冠脉动脉血管成像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30例临床疑诊冠心病或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患者,于2016年1月~2016年5月在我院行冠状动脉血管CTA成像检查的影响资料并进行影像后处理。分别进行多平面重组、容积再现、曲面重组、最大密度投影等处理;获得最佳重建时相进而评价不同心率及心率波动幅度中的图像质量。结果心率70
会议
目的 了解儿童CT检查扫描条件的选择及其所致辐射剂量的相关性,降低儿童CT检查患者受照剂量.方法 分别比较同年龄组儿童头颅、胸部128排螺旋CT检查主要扫描参数的差异进行评价.将同年龄组的儿童头颅CT检查分为常规剂量组:120Kv320mAs,低剂量1(低Kv)组:100Kv320mAs,低剂量2(低mAs)组:120Kv200mAs.将同年龄组的儿童胸部CT检查分为A自动管电流调节组
目的 比较单纯经皮肝穿刺胆道支架植入术和腔内射频消融联合支架植入术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地分析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恶性梗阻性黄疸且不能手术切除患者21例,其中10例行单纯经皮肝穿刺胆道支架植入术(支架组),11例经皮肝穿刺胆道腔内射频消融联合支架植入术(射频组).观察治疗前后7~14d的AST、ALB、血清总胆红素(TB)和直接胆红素(DB)的变
背景与目的:全球范围内肝癌发病率居男性恶性肿瘤第5位,女性恶性肿瘤第8位,而且55%新发病例在中国.多数患者确诊时已是中晚期,治疗效果不好,预后极差.只有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才能提高生存率.本研究运用高通量蛋白组学技术,对肝癌胆汁和胆结石病胆汁进行对照性研究,筛选用于早期诊断肝癌的特异性肿瘤标记物.方法:收集肝癌(HCC)和胆结石病胆汁及血清样本.通过高速离心去除细胞碎片、胆固醇、黏液;使用
目的:探讨由护、医、技组成跨专业团队合作模式在“介入专科护士”培训中的应用和效果.方法:1、组建由护士、医生、麻醉师、技师跨专业团队,根据“介入专科护士培训”方案设计,在护理部组织下组建5个师资介入治疗领域团队:心血管、神经血管、外周血管、肿瘤及非肿瘤、管理团队,各团队指定负责人一名,负责该专业领域的理论、实践和考核.2、团队运行模式,医生负责介入手术治疗及新进展的讲授及手术演示培训,护士负责
目的 比较分析采用Quadrant通道下腰椎双侧Wiltse入路MIS-TLIF术与传统开放手术治疗退行性腰椎疾病的临床效果及优缺点。方法 2009年4月-2010年4月,75例退行性腰椎疾病患者采用随机分组,其中40例采用Quadrant通道下腰椎双侧Wiltse入路MIS-TLIF术治疗,35例采用传统开放手术治疗作为对照。
背景:颈椎哑铃状肿瘤较单纯的颈椎管内肿瘤,具有解剖结构复杂、手术难以切除,术后肿瘤残留、局部复发、手术风险大等特点。颈椎管Toyama Ⅲb—Ⅵ型哑铃状肿瘤,更是显露困难,往往需要分期多入路手术,即当椎管外瘤体≥1cm时多采用前路及前后路联合手术,前后路联合手术需要住院时间长、多次手术、创伤大、出血多、感染风险高、患者医疗负担重等。
目的 本研究旨在应用脱细胞技术,在彻底去除细胞的前提下,尽量保持细胞外基质的完整性,最大限度的保持其天然三维空间立体结构,成功制备出脱细胞脊髓支架,采用制备好的脱细胞脊髓支架与大鼠脊髓神经元细胞进行共培养,观察细胞在支架材料上的生长情况,为今后进行脱细胞脊髓支架移植治疗脊髓损伤提供了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