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中游一次MCC致洪暴雨综合诊断分析

来源 :2007年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yfall5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卫星云图和MICAPS系统提供的资料、NCEP资料,对2006年7月2日黄河中游发生的一次中尺度对流复合体(MCC)和黄河中游暴雨天气过程进行了大尺度环境场和物理量的诊断分析,结果表明,MCC是造成暴雨的直接影响系统;对流层中低层深厚暖湿切变辐合的形成,配合对流层高层急流分支出口处生成中α尺度强辐散、对流层低层华北冷空气南下倒灌锋生产生的动力抬升作用,形成有利于MCC生成发展的环流背景;MCC发生在高能、弱对流不稳定区;700 hPa西南低空急流、850 hPa分支南风气流为MCC的生成发展提供了充足的水汽输送;涡度场和散度场的耦合、强烈上升运动的形成,成为MCC发生发展和维持的动力机制;对流层中低层湿正压场和湿斜压场的配合,对MCC的生成和发展有指示意义。多普勒雷达经向速度场显示,东南低空急流的发展和维持、东南低空急流左侧流入辐合区急流的维持、以及和东南低空急流配合对流层中高层中α尺度辐散带的生成利维持,构成MCC致洪暴雨的三维流场结构。
其他文献
运用常规的气象资料和NCEP10×10的6h分析资料,对2006年6月3日发生在陕西中部的突发性暴雨过程进行综合分析发现:700hPa中尺度低涡是暴雨的直接影响系统;700hPa环流形势符合突发
会议
稻米加工过程中的工艺控制与操作管理直接影响着稻米的加工质量与稻米的品质.结合生产实践,重点从原粮初清与稻谷清理、砻谷与谷糙分离、碾米与抛光、成品整理等方面,较详细
利用北京顺义郊区2007年夏季通量观测资料,对该地区夏季各能量分量的数值大小和变化规律以及能量分配特征等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夏季北京顺义郊区的净辐射、潜热和感热
介绍了副产品管束干燥机尾气回收的技术现状,分析对比了现有几种尾气回收的工艺,提出了改进尾气回收的思路,并提出了尾气中异味的处理方法,供相关厂家参考.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谷物粮堆孔隙率35%~55%、热绝缘特性造就其能够传递和保持低温低湿的空气特性。干粮堆平衡相对湿度范围30%~65%抑制螨类和微生物生长,储粮昆虫安全管理的粮堆微气候是17~22℃
2006年8月10日,超强台风“桑美”在浙江温州登陆,登陆时的中心气压为920hPa,成为50年来登陆我国大陆最强的台风。台风登陆后深入内陆,减弱缓慢,给浙江、福建、江西、湖南等省造成
香港常见的白纹伊蚊是传播登革热的病媒。香港食物环境卫生署从2003年1月起在全港多个地区每月放置诱蚊产卵器7天以监察这些蚊虫的滋生情况。每一个地区放置约55个诱蚊产卵器
会议
本文应用加密观测资料、NECP再分析资料对两个严重影响湖南的热带气旋“圣帕”、“智利斯”作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它们既有异曲同工之处又各有特点。相同点为:①生成的地点和登陆
会议
结合一线实际工作经验,归纳总结小麦粉面团发粘的四大原因,即:原粮的原因、工艺的原因、操作的原因及改良剂的原因,并提出相关改进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