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文明的传承和发展--论晚清民国青田民众的赴欧之旅

来源 :“丝路文明传承与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nfy10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汉唐之际的丝绸之路,以丝绸为载体,承担着中国与欧洲及其周边地区的经贸和文化交流.在千余年后,以青田人为先导的浙南民众,以青田石雕为媒介,晚清民国之际源源不断地涌流向欧洲,以至于今成为欧洲华人华侨最大的群体,架起中国与欧洲之间全面交流的桥梁.从这个意义上而言,青田人士赴欧之旅,亦是丝路文明的传承和发展.
其他文献
明清直至民国,华北乡村社会文化控制自成体系,系统运转良好.作为华北地区的组成部分,晋东南沁河流域古村落的社会管控形式多样,里甲制、里社制和文社制并行,里社和文社作为特
生产性保护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方式之一,不仅秉承了"尊故融新""活态保护"的理念,还使非遗项目以文化产品的形式进入大众视野、融入社会生活,展现出非遗魅力,促进非遗
21世纪初,"非物质文化遗产"一词开始浮现在公众面前,并成为各界日益关注的热点话题.然而看似忽然火热的"非遗"热并非是"横空出世",考察其来龙去脉,不仅和国外民俗学界的推动
在修复宝蕴楼之前,了解其当时所用材料是非常必要的.本文主要介绍对宝蕴楼门窗所涂漆层的分析研究,所用方法是热裂解气相色谱质谱(Py-GC-MS)法、气相色谱质谱(GC-MS)法、扫描
编修地方志离不开人,志书是人修的,也是供人利用的,志书的质量取决于编修者的业务素养,如果能够很好地解决地方志工作机构的履职问题,在工作和实践中锻炼队伍、培养人才,就能
首轮新方志编修期,习惯上指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的全国普修方志,至2001年12月全国地方志第三次工作会议之前,这一时期地方志的发展速度是之前任何一个朝代都望尘莫及的.但同时
分析杭州双城国际项目设计过程,特别通过对比国内和国外两个方案,让人们看到一个令人尴尬的现实,即:某国内事务所不重视本土文化,盲目追求西方时尚,而某国外事务所尊重并准确
在中国古代,城池是为区域的中心,对该地区的人群、文化与经济有很强的吸引力.在其布局上,不同的族群通过居住、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改变城池的面貌.自元代以来,就有不少中
这也正是它向透露出一种信息,道教本来就是从东海边上传播过来的,说不定马鞍山的殿宇就是胶东人帮助的.有人说中国道教发源地在山东,山东道教发源地又在胶东,作者认为这是有
胶东擅山海之长,地理位置特殊,有自己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其独特的历史文化、仙道文化、海洋文化和饮食文化影响形成了独特的民俗风情.作为民间工艺美术的胶东剪纸美观精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