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客运专线运输组织模式及应用研究

来源 :2005年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交通运输工程学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ulxbdmmyd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一些经济活动频繁的区域,客流量增长迅猛,在这些被称之为“客运走廊”的地带,正在计划修建高速客运专线。列车运输组织合理模式一直以来是重要复杂的问题,特别是建设客运专线和既有线提速以来,运输组织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客运专线和既有线之间矛盾愈为突出,迫切需要解决运输组织合理匹配问题。本文对客运专线运输组织方式、跨线列车运行方案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列车开行方案优化方法,并以京郑客运专线为案例,分析了运行图指标,验证了客运专线运输组织方案合理有效。本文研究结论对即将建没的客运专线运行模式提供了理论依据。
其他文献
洛河特大桥是西部大通道包(头)北(海)线陕西境内黄陵至延安段高速公路上的一座特大型桥梁,桥梁全长1056m,主桥为90m+3*160m+90m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引桥分别是:黄陵岸力10m*30m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延安岸为3m*30m预应力混凝上连续箱梁.其中13号主墩墩高1435m.本文详细介绍液压翻模施工技术及施工中的注意事项.
首先基于虚拟激励法和有限元法,在频域建立了一种新的桥梁抖振内力分析的随机振动方法.该方法具有两个特点:(1)单元杆端力同时考虑了由单元杆端位移产生的杆端力以及由单元上分布的惯性力、阻尼力、气弹自激力和抖振力产生的单元固端力;(2)按动力方法分析保留模态的多模态耦合产生的单元抖振内力,按拟静力方法近似分析其余高频模态对抖振内力的贡献.然后,研究了三种桥梁抖振内力分析的等效静力抖振荷载方法:惯性抖振荷
龙潭河特大桥为沪蓉国道主干线湖北宜昌至恩施公路上一座高墩大跨连续刚构桥.本文重点介绍该桥设计标准、桥跨布置以及结构设计和计算.
稳定验算是钢管混凝土拱桥设计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提出了考虑双非线性影响的计算方法,通过与实验结果的比较,检验了混凝土单轴本构关系的适用性.结果表明,尽管现有本构关系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这些差异对钢管混凝土拱桥的极限强度计算结构的影响比较小,均可适用于桥梁的稳定验算.最后以一实桥为对象,分析了桁架式钢管混凝土拱桥的失稳机理和几何非线性对设计内力的影响.
南京三桥南塔主墩处于水深约42m的长江深泓区,设计采用长84m,宽29m的哑铃形钢套箱基础,该墩位处的水深、流速及基础规模为国内罕见,施工难度非常大,不可预见因素多.本文简要介绍方案征集各单位提出几种深水基础施工方案及比选情况.
苏通大桥北主墩是全桥的控制性工程,其地质水文条件极其复杂,本文对北主墩基础钻孔平台的结构形式及施工方法进行探讨.
本文对基于通信的列车控制系统进行了研究。简要介绍了旧金山BART系统的先进的自动列车控制(AATC)技术,并在此基础上为国内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提出了用CBTC技术实现联通联运的方案。论文还对CBTC系统的移动闭塞技术进行了研究,并给出了移动闭塞的安全间隔时间的计算公式。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陀螺和速度传感器融合的列车定位方法,通过陀螺和速度传感器测得的角速度和速度的计算,实时获得航向角对里程的导数的测世值,再将测量值与预先获得的线路的实际值进行实时匹配,获得当前的里程值,并用此值对单纯用速度传感器计算的里程值进行校正,即可获得误差在一定范围,不随时间无限增长的里程值。这个方法避免了因采用航位推算所带来的时间漂移的缺点。最后通过离线实验的结果,证明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和
带有时间特性的访问控制模型一直是工作流安全研究的热点问题,尤其工作流在安全性要求较高的智能交通系统中的应用,时效性和安全性成为系统安全访问控制不可忽视的因素。本文从动态、时效的角度出发,综合了基于角色和基于任务的访问控制理论,同时考虑了工作流生命周期的时间参数,提出了一个适合智能交通工作流管理系统的动态时效访问控制模型——基于时间、任务和角色的访问控制模型(T2RAC)。此模型将客体从工作流和任务
海上补给,尤其是海上航行横向补给是海军海上军事交通运输的主要类型之一,可以扩大舰艇的作战半径。延长舰艇在海上执行任务的时间,是巩固和提高舰艇战斗力的一个关键因素。所谓航行横向补给,是指补给船和被补给船平行航行,借助两船起重没备和高架索组成补给装置,经此装置输送油、水、物资和人员.舰船航行横向补给严重受制于海情,风浪大于5级,条例规定不能实施。本文根据航向航速不同,舰船在风浪中的六自由度摇荡及上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