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投影寻踪理论的稻飞虱发生程度预测模型

来源 :第二届全国生态与农业气象业务发展与技术交流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b8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稻飞虱发生程度与相关气候因子的数据大多具有高维非正态、非线性特征,采用统计预测法会出现预测效果的不稳定,采用人工神经网络预测模型虽然拟合较好,但在训练样本少时预测偏差往往较大. 本文利用投影寻踪模型通过计算机技术把高维敖据投影到低维子空间上.在低维上对数据结构进行分析,可以较好地解决一定程度的高维非线性和非正态分布问题,把投影寻踪模型应用于新昌县单季晚稻稻飞虱主害代的发生程度预测,和BP神经网络模型,线性回归模型的拟合预测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投影寻踪预测模型的历史符合率达到100%,2006,2007年预测和实际发生相符;BP神经网络模型历史符合率达到100%,但预测偏差较大;线性回归模型历史符合率和预测偏差均较大.McNemar统计检验和Kappa检验结果,投影寻踪模型优于BP神经网络模型、线性回归模型.表明投影寻踪模型在稻飞虱发生程度的预测上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其他文献
以戊唑醇(Tebuconazole,TEB)和丙环唑(Propiconazole,PPZ)为主要活性成份配制的防腐制剂的防腐性能本文进行了研究。室内耐腐试验结果表明,TEB载药量达到240 g/m3时,能有效防止腐朽菌对木材的侵害;TEB和PPZ的防腐朽菌性能无明显差异;TEB和PPZ以质量此1:1的比例复合配制的制荆防腐朽菌性能好于单独含有TEB或PPZ的制剂,在180g/m3的载药量条件下即可
本研究分别做了高温下马尾松、柳杉和赤按三种木材的水分吸附实验,温度范围为100℃至140℃,相对湿度范围为1 0%至1 00%。新设计的实验排除了包括氮气在内的其他气体对测试木材水分吸附过程的干扰,且能够直接准确的给出相对湿度的数据。研究结果表明木材在1 00℃以上和100℃以下的吸附等温线呈现同一趋势,平衡含水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随着相对湿度的升高而增大。但是在相对湿度大于95%时,高温下的
本文研究了纳米氧化铜和碱式碳酸铜对其处理的大片刨花板的物理力学性能以及抗流失性,也通过等温和动态DSC实验研究了含有铜化合物的酚醛树脂胶粘剂的固化过程。结果表明:纳米氧化铜对大片刨花板的力学性能和尺寸稳定性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而碱式碳酸铜增大了吸水厚度膨胀率和吸水率,但统计学结果并无显著性差异。DSC实验表明,纳米氧化铜降低了酚醛树脂的反应活化能,同时增大了反应热焓,即促进了酚醛树脂的固化反应;使其
马尾松树木在我国南方地区分布最广,是数量最多的树种。本文详尽总结了采用脱脂,防腐阻燃、液化和纤维增强等木材改性技术对其改性研究的成果,为进一步有效、合理利用马尾松提供参考,并提出其今后研究方向。
我国有着丰富的落叶松树未资源,但由于落叶松木材本身的缺陷使得其应用受到局限,没有得到合理利用。本文针对落叶松木材材性特点,阐述影响落叶松渗透性的原因,并提出几种方法对其进行脱脂改性,可以有效改善其通透性,进而对其进行防腐及阻燃改性,并探讨落叶松改性后的综合利用及发展前景。
本试验采用满细胞法对两种规格(19mm×1gmm×450mm,19mm×19mm×19mm)樟子松(Pirus sytvestris Lirn.var.mongoircaLitv.)、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 Hook.)边材分别进行两种不同浓度(0.5%、1.1%)的胺溶季铵铜木材防腐剂(ACQ—D)真空-加压浸注处理,之后分别采用高温高湿(70℃、相对湿度为80%,
目前,水载型防腐剂,如CCA(铬化砷酸铜)、ACQ(胺溶季铵铜)等,在木材防腐市场中占据着主导地位,而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其中有效成分(主要为金属离子)的抗水流失性差,已成为急待解决的难题。本文综述了影响水载型木材防腐剂在处理材中固着的主要因素,以期为提高防腐处理材固着质量提供指导。
本文介绍了利用实验室资源指导防腐企业的实际生产。结果表明,达到了控制产品质量及完善生产工艺的目的,节约了生产成本。
小麦条锈病在河南省每年都有发生,多年平均发生面积为55万hm2,对小麦生产造成极大威胁。近年来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小麦务锈病病菌在河南省顺利越冬的区域进一步扩大,出现暖冬的频率也越发频繁,加强条锈病的预测、监测和防止的任务是摆在我省小麦生产方面的最紧迫任务。本文在统计河南省条镑病发生轻重年份的基础上,结合对应年份对应时段的气象资料,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模糊数学等方法,按时间顺序建立了冬前、3月上旬、4
本文利用196-2006年气象、赤霉病资料,分析赤霉病感病期间各气象要素对赤霉病的诱发程度,定义满足一定诱发条件的日子为赤霉病致病日。根据最优化技术二维寻优的变量轮换原理,计算赤霉病感病期间连日诱发修正系数、赤霉病致病日的持续时间诱发修正系数,建立促病指数模型,由此判别赤霉病气象条件适宜程度及发生的等级。在实际工作中,麦类进入抽穗扬花期后,可根据气象要素实况,结合中,短期天气预报产品进行赤霉病气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