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中国模式”的高职教育评价体系

来源 :江苏高教学会评估委员会首届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sonc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职教育要以有价值和可信的方式来获取说服力,以评助建是提升高职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建立评价体系的中国模式,要坚持以人才培养为首要任务,恪守教育在人才输送上的箴言;改革师资队伍评估方法,引导高职教育关注队伍结构优化;满足社会对高职教育的认同需要,带动学科水平和质量信息共享平台的搭建;强化分类评估,引领高职教育关注内涵建设.
其他文献
高校校史馆全面记录了学校的发展历程,在教学育人、传承文化、招生宣传、党政工作、国际交流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全面推进高校“双一流”建设的形势下,校史馆如何更好地发挥立德树人、以学生为本、服务学校师生和教学的功能,如何对标世界一流,本文结合武汉大学校史馆工作实践,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大创项目是培养高校学生创新能力、内生创新思维的重要途径.高校普遍面临学生责任意识薄弱、教师指导职责虚设、过程管理与监控不足、项目成果管理松散等显性或隐性的问题,使大创项目质量明显下降.高校需建立学生和教师的项目激励机制、增强项目过程监控、完善项目末端管理、丰富项目推广活动等,多维突破大创项目质量管理的困境.
高校专业的设置能否符合区域经济发展的人力资源需求,不仅关系到当前区域经济的转型和产业结构的调整能否顺利发展下去,更关系到高校的职能属性能否起到应有的作用,是否顺应高等教育改革的“双一流”的建设要求.而当前高校专业的设置存在三大问题:一是缺乏整体规划,同质化现象严重;二是专业设置较为随意和盲从;三是专业划分过细,就业面较窄.基于高校的属性和专业设置的问题,本文提出了需要建立区域高校专业的信息共享,解
基于“卓越工程师”,坚持“港航并重、河海兼顾”的专业特色,探索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专业校企互动运行保障机制.从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组成、培养方案制定、师资培养、课程建设和实践课程体系等方面始终贯彻校企结合,充分发挥校企的优势,以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与科学研究能力的培养为核心,构建新时期涵盖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建设、管理、安全、环境等多领域的港航卓越工程师培养质量保障体系,使“卓越工程师”在港航专
人才培养质量是高校生存发展的生命线,高校只有建立健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才能形成教学质量长效管理机制,这是提高质量的关键环节.文章分析了农林院校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的现状,提出建设质量保障体系需秉持“全面质量管理”“以学生为中心”和“持续改进质量”的教育管理理念;探索围绕学校办学目标和人才培养目标,建立质量标准体系,健全质量保障组织系统;多渠道收集教学信息,完善信息反馈、调控和改进机制,形成闭环运行的质量
专业满意度是当今大学生对所学习专业的满意程度的反映,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该专业设置的合理性.在学科与专业越来越细化、越来越丰富的今天,研究当今大学生的专业满意度对于高等教育来说存在着重大的意义.大学生对专业的满意程度对其学习的兴趣、效果以及程度有着重要的影响,对毕业后的发展也至关重要.本文以江苏省46所高校的133个专业的学生为研究对象,运用问卷调查的方法,运用SPSS软件对专业满意度及其产生原因做
以自编“本科教学工作学生满意度调查问卷”为调查工具,以N学校为调查对象,了解体育院校本科教学质量的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满意度良好;在影响本科教学质量的各因子中,学生对教师的满意度最高,对教学环境支持的满意度最低;不同系(部)、专业、年级、生源地的学生对于学校整体教学质量满意度、忠诚度均呈现出极其显著的差异.结合学生的意见,从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授课教师、教学环境支持、教
本文结合工程造价专业教学和应用实践,剖析了我国目前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借鉴国外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成果,从耦合行业需求及执业标准,整合相关知识,融入执业标准,工学结合、做学结合、课证结合三方面,对以“耦合、融合、结合”为特征的工程造价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进行系统的研究,旨在为复合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提供借鉴.
加强专业建设,凝练专业方向,提升学科发展水平是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创新的重要内容.合理的专业结构设置可以为社会输送大量高技术应用型人才,优化区域产业人才结构,对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有重要作用.本文在分析江苏省高等职业教育专业结构和产业结构基础上,根据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发展,对高等职业教育专业结构设置提出建议,以期促进区域产业结构与高等职业教育专业结构协同发展.
应用型高校建设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应用型高校培养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专门人才.科学的课程体系是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的基础,实践教学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心;胜任实践教学的师资队伍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关键.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实践课时数占比30%、“双师双能型”教师占比75%较为适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