颞叶癫痫磁共振检查技术分析

来源 :中华放射学学术大会2016、中华医学会第23次全国放射学学术大会暨中华医学会第24次全国影像技术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ntdis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磁共振扫描技术在颞叶癫痫脑内致痫灶检测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回顾分析2014年1月至2016年3月在我院临床诊断为颞叶癫痫病患者91例,年龄在13~52岁,平均31.3岁.使用GEsigna1.5T HDxt及Signa HDxt 3.0T扫描机.磁共振扫描包括:矢状面T1,轴位T1 FLAIR、T2及T2 FLAIR,斜冠位薄层T2、T2 FLAIR序列、MRS、轴位DTI、轴位高分辨ESWAN、轴位DWI及轴位DKI等.扫描完成后将SWI原始图像传至GEADW4.5工作站必要的图像处理技术. 结果:91例患者中发现:颞叶局灶性皮质发育不良5例,海马硬化13例,海马体积缩小7例,海马信号异常9例,颞叶肿瘤16例,颞叶脑软化灶5例,颞叶MRS波谱异常17例,未见异常19例. 结论:MRI是症状性癫痫诊断与病情评估的重要工具,但由于颞叶体积小,靠近颅底,相邻结构复杂,常常难于发现病变;因此在磁共振扫描中应注意采取多序列、多角度及薄层高分辨成像技术,有利于颞叶致痫灶的检出.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VSD在足踝部开放性骨折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收集我科室从2012年6月至2015年4月共收治足踝部开放性骨折80例,其中VSD治疗60例,换药治疗20列。
目的:比较肱三头肌舌形肌瓣入路和尺骨鹰嘴截骨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肱骨髁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9年2月~2014年10月,我院分别采用肱三头肌舌形肌瓣入路和尺骨鹰嘴截骨入路治疗30例肱骨髁间骨折,肱三头肌舌形肌瓣入路11例、尺骨鹰嘴截骨入路19例,肱骨髁间采用松质骨螺钉或克氏针固定;髁上采用内侧重建钢板加后外侧1/3管型钢板固定,或两块锁定加压钢板固定;常规尺神经前移;肱三头肌舌形肌瓣入路
目的 介绍关节镜下复位双钢丝法、空心螺钉固定治疗胫骨髁间嵴撕脱骨折的手术方法。方法对采用膝关节镜常规前内和前外入路,行关节镜检查,充分清除关节内积血及凝血块并注意有无合并其它损伤。
目的: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手术能够消除膝关节疼痛,恢复关节的正常功能,使长期饱受膝关节病痛折磨的人们再次获得新生,可以像正常人那样行走,爬楼梯,外出旅游、购物等。恢复了对生活的信心,提高了生活能力,改善了生活质量,因此,对接受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治疗的老年患者,在手术后进行护理的具体措施和相应的护理体会进行总结。
目的 探讨高龄患者静脉留置针输液的疗效及护理,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有效依据.方法 选择红会医院心血管内科2015年1月-2015年5月住院患者353例,其中男性153例,女性200例,最大年龄97岁,最小年龄68岁,平均年龄78.23岁,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177例,给予静脉留置针输液,对照组176例,给予常规静脉输液技术,比较两组患者不同静脉方式的输液疗效,并对安全隐患进行分析,提出有效
会议
目的:评价氨甲环酸联合止血粉局部应用在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对减少伤口引流量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4年8月40例进行初次全髋关节置换手术的患者(年龄60-81岁,平均年龄72.4岁.病种为股骨颈骨折、股骨头缺血坏死),随机分为A组与B组.
目的 为了研究延续护理对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出院患者功能恢复的作用,调查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出院患者的髋关节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以延续护理模式为理论框架,制定合理可行的延续护理措施,促进患者康复,提高其生活质量,为进一步开展骨科疾病术后出院患者的延续护理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目的 回顾分析我院20例行MSCT检查的泌尿系病例,总结MSCT三维重建技术在泌尿系疾病诊断的应用价值. 方法 总结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经临床手术证实的20例泌尿系疾病,年龄18-72岁,男12例,女8例,平均45岁,临床症状主要有腰部不适,血尿,尿急,尿痛等症状. 采用Siemens Emotion 16 CT扫描机,均行平扫及增强三期扫描,适度憋尿,平静吸气后屏气,扫描范围自肾上极
目的 探讨经皮穿刺无水乙醇消融术在原发性肝癌及其肝外转移灶治疗中的应用及意义. 方法 回顾性分析67例原发性肝癌及部分伴有肺转移、腹腔淋巴结转移的患者临床资料.67例中,肝内病灶83个;肺转移灶53个(31例);腹腔淋巴结转移22个(16例).肝内病灶采用经皮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和/或无水乙醇消融术治疗,肝外转移病灶采用单纯无水乙醇消融术,术后三月复查CT平扫或增强以评价疗效. 结果 全组肿瘤病灶有效
目的:探讨磁共振三维动脉自旋标记(3D-ASL)灌注成像这一新技术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中的诊断价值. 方法:对临床诊断为TIA的51例患者,及无脑血管病且年龄匹配的30名志愿者行磁共振三维动脉自选标记灌注成像(3D-ASL)、常规序列扫描、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及磁共振血管成像(MRA).测量缺血区域与对侧镜像层面的脑血流(CBF)值,计算相对脑血流值(rCBF)=缺血区域CBF/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