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能力特点及影响因素研究

来源 :第十三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sb55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学生就业一直是社会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而就业能力的强弱将影响大学生的就业及就业后工作中的表现。本文通过实证研究,探讨分析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特点及其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职业价值观的关系,以期找到影响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因素,为以后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和咨询提供理论依据。在山西大同大学选取被试400名,通过问卷调查法对他们的就业能力、自我效能感和职业价值观进行研究。
其他文献
混合情绪理解能力指个体意识到同一情景可以同时诱发两种不同的甚至矛盾的情绪反应的能力。儿童若能意识到一件事情能够诱发两种不同的甚至冲突的情绪,则表明儿童的情绪理解达到了相对高级的阶段。为了系统考察5-11岁儿童混合情绪理解的发展状况,探寻儿童混合情绪理解发展过程中的规律。本研究选取了170名5-11岁儿童作为被试,采用临床访谈范式,对被试实施混合情绪理解实验。研究结果表明:(1)儿童的混合情绪理解能
情绪调节的发展是儿童发展的重要方面,它受到家庭环境的重要影响。文章在综合分析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将家庭环境对儿童情绪调节发展的影响概括为四个基本方面:(1)家庭环境为儿童观察和模仿他人的情绪调节行为,学习情绪调节方式提供了条件;(2)父母具体的教养活动,如父母对儿童情绪的反应和评价、父母对儿童情绪调节的帮助和支持等会影响儿童情绪调节的发展;(3)由教养方式、依恋关系、家庭情绪表达性以及婚姻关系
情绪表达规则是指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获得,用以指导特定社会情境下表现社会期望情绪的一套规则。本研究随机选取北京市某中学初一年级学生119人(男生66人,女生53人),通过自编的情绪表达规则问卷、中学生行为自评问卷,综合考察情绪类型(正性和负性情绪)、人际对象(父母和同学)、他人/自我和性别对青少年情绪表达规则应用的影响,以及情绪表达规则能力与问题行为出现的关联。结果表明,与正性情绪情境相比,被试在负
作为个体社会性和情绪性发展的重要课题,依恋对个体的情绪适应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本研究拟考察大学生情绪适应的基本状况,并探讨依恋的安全、焦虑和回避维度对情绪适应影响的内在机制。采用依恋问卷(RSQ)、中国大学生适应量表和情绪调节方式问卷(ERQ-Huang & Guo),对随机抽取的四所大学642名大学生进行测查。
目的:目前关于军校学员学习动机的研究,多见于理论和思辨探讨,实证研究还较少见。现有的学习动机量表,鲜有军人特色,不适合军校学员生活实际,还不能真正测量出军人的学习动机。由于军人群体的特殊性,迫切需要编制相应的学习动机量表。本研究对军校学员生活实际中反映学习动机的内容进行质性研究,以便为下一步编制军校学员学习动机量表进行量表条目的收集工作。
编制适用于中国晋通人群的自恋人格测量工具,并运用其进行初步的研究.在系列研究中,被试完成了自编自恋人格问卷、自尊问卷、特质焦虑问卷、生活满意度问卷及宽恕问卷.结果表明:(1)根据471名大学生被试数据,用探索性因素分析提取了三个因素,包括权欲、优越感和自我欣赏;对143名大学生被试及180名中学生的数据分别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显示三因素模型拟合度均符合统计学要求;(2)三个因素及总问卷的Cronb
针对目前自恋研究者对自恋测量方法、自恋与攻击关系的思考和分歧,本研究设计了三个分研究,分别探讨了自恋的二维(虚夸和特权)模型在中国的适用性以及虚夸和特权两个成分对攻击的不同预测作用。结果发现,(1)和西方有关研究结果类似,虚夸和特权相对独立并对自恋具有独特的预测作用。(2)特权和特质攻击存在显著的正相关,而虚夸和特质攻击性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并且,自尊能够解释虚夸和特质攻击之间的共有变异,却不能解
移情是利他行为和亲社会行为的重要中介因素,而人际信任是亲社会行为的一种重要表现。因此,本研究从个体心理的传统性与现代性特征来探讨移情与人际信任的作用机制。研究以300名大学生为被试,以华人心理传统性与现代性量表、梅拉比安移情量表、人性的哲学修订量表为研究工具,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来揭示个体心理传统性与现代性、移情与人际信任的关系。
以287名高中生为被试,考察思维风格对物理知识和物理创造力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物理知识对思维独特性、适宜性的预测作用受内倾-外倾、局部-全局以及执法-审判风格的调节。具有高内倾、高全局以及低局部风格的学生可能在物理上更有创造性,且随着其物理知识水平的提高,他们在独特性和适宜性上表现更好。
本研究检验了不同宗教信仰的人在归因方式上的差异。宗教信徒给事件以宗教性的解释并不鲜见,而且很多宗教还将这种宗教性解释的程度作为判断信徒是否虔诚的标准。宗教心理学中的归因研究无论对于归因理论本身还是对于宗教学、宗教心理学的研究都有不可替代的意义。共有67名年龄在18-50岁之间的基督教徒、佛教徒以及无宗教信仰人士参与了研究。他们在相同的指导语下对随机出现的32个情境进行归因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