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理团体辅导促进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的干预研究

来源 :第五届心理健康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knmc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检验积极心理学导向的团体辅导效果,促进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方法: 选取大一新生36名,随机分为实验组18名和对照组18名,对实验组进行连续8周,每周一次的积极心理团体辅导,对照组不干预,采用Beck抑郁量表、Roseburg自尊量表和Levenson内控性量表在实验开始前、实验结束后和实验结束后6周三个时间点对被试进行测试。结果: 干预组被试自尊和内控性得分显著提高,抑郁得分显著降低;而对照组18名被试得分没有显著差异,追踪评估结果显示团体辅导结束后6周干预效果依然存在。结论: 积极心理学取向的团体辅导能有效降低大学新生的抑郁症状,提高其自尊水平和内控性,从而改善和促进大一新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其他文献
  大力提升国民幸福指数是社会转型期加快幸福中国建设的必然选择,是新时期推进科学发展的根本目的与出发点。在文献计量分析基础上,结合调查和访谈结果,本研究坚持以民众为本
会议
  目的:考察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与情绪调节策略对雅安地震幸存青少年出现的创伤后应激障碍(简称PTSD)症状的影响,并检验情绪调节策略在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与PTSD症状间的中介
会议
  Background: Childhood maltreatment (CM) could increase the risk for developing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PTSD) in adulthood, especially for women.But i
会议
  我国的流动人口迁移是典型的经济驱动型迁移,流动人口冲破户籍制度的壁垒,从农村流入到城市,从不发达地区流入到发达地区,多是为了增加收入,寻求经济地位的提高和社会阶层的向
会议
  随着国家利益的不断拓展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的迅速上升,作为在和平时期或危机时期对武装力量的非暴力运用或准暴力使用,非战争军事行动日益成为新的历史条件下军事斗争的主要
会议
  目的 创伤后应激障碍与抑郁在幸存者中普遍存在共病现象,二者之间的关系至今仍存在争论.本文的目的就是通过长时程追踪研究,探究创伤后应激障碍与抑郁之间的关系.方法 于
会议
  杏仁核在对环境威胁的过度防御、恐惧习得有着重要作用.基于以杏仁核为中心的恐惧模型认为,发展为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的重要因素之一在
会议
  西方关于心理福利性别不平等存在两种解释逻辑,即暴露差异假设和脆弱性差异假设。暴露差异假设认为女性的心理状况不如男性是由于男女两性拥有不同的社会角色,其中女性扮演
  过去关于共情痛的研究多集中在研究共情痛的机制,很少有人研究如何缓解共情痛。本研究尝试用心理学的方法来探索如何缓解共情痛。张文彩等人(2009,,2011)建立了从疼痛到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