纠纷如何转化为案件:过程性的视角--以A县人民法院为例

来源 :北京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mj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立案是法院处理纠纷的第一个阶段,通过纠纷的格式化,生活世界里活生生的纠纷以案件的形式被纳入了司法程序。在纠纷转化为案件的过程中,法律空间、案由、材料、表格等都发生着重要的影响,法律逻辑与生活逻辑的交织冲突也由此不断的展开。正是这些立案过程中的冲突使按照程序正义理念设计的司法程序总是面临实践的考验。
其他文献
诚信是社会建设中的重要议题之一。本文从中国知网收录的诚信研究文章入手,对近年来学界诚信研究的总体情况进行简要的回顾。以之为基础,总结诚信研究的特点与趋势,剖析诚信建设的现实困境,进而提出“在系统的社会建设中推进社会诚信建设”的主张。
社会建设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因此加强对社会建设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通过对现有的民生社会事业、社会管理、社会结构、社会重建四种社会建设分析的理论进路进行评述与比较,认为社会建设系统是由社会建设的领域系统和社会建设的主体系统两个方面有机构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个整合的理论框架。
私人治理一般在后税费时代存在巨大利益流量的地区存在,主要指在公权力不足的现实条件下,为摆平钉子户和混混,完成征地工作,上级政府通过治理制度的私人化,治理体制的私人化,治理机制的私人化,私人关系运作等方式来保证干群关系和谐及村庄社会有序。私人治理在维持乡村表面和谐的同时也会带来基层治理的合法性危机,要想实现农村善治,必须建立一个强大的基层组织,让乡村政治重新活跃于基层社会。
中国虽已基本做到“有法可依”,但却出现了“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这一难以破解的依法治国“斯芬克斯之谜”。在中国,国家吞没了社会,法治从属于政治。吸收西方政治机会结构理论的合理因素,以国家机构建设为抓手,建立开放的政体,优化政治法律通道,发展社会组织,改变公民的原子化存在状态,以形成健全的法律机制(一定意义上的政治机会结构),才能找到破解它的根本出路。因为徒法不足以自行,真正使法律制度运转起
高速城市化已经给中国带来了严峻的城乡可持续发展问题,必须探求一条城乡互惠共生的新道路。苏州地区在经历了高速城市化进程后,劳动力非农化基本完成,近年致力城乡一体化发展综合配套改革,加快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步伐,率先对生态功能区进行经济补偿,以期使农村既能保持田园风光和鱼米之乡的特色,又能享受到现代的城市文明,城乡二元分治的经济条件和政策体制障碍正逐步消除,城乡互惠共生、良性互动的机制开始形成,正在
依据某种需要而共同生存于利益集团的利益相关者通过联合起来形成具有强组织化特征、非政治化取向特征的“以法抗争”的集体行动将成为未来一段时间内中国民众抗争的主要形式。在具有强组织性和非政治性、强利益性和非权利性特点的民众抗争活动过程中,抗争领袖发挥着至为关键的作用。价值实现型、利益投机型、组织委托型是当前中国民众集体行动抗争领袖的主要类型构成,在此基础上的抗争领袖生成机理研究对于准确把握民众诉求、保障
城乡结合部及其现象的存在具有动态性、长期性、复杂性和利益纠结性的特征。北京市对城乡结合部的治理经历了运动式清理、排查整治和治理发展的三个阶段。2008奥运之后,北京采取了重点村建设、网格化服务管理和村庄社区化建设三种模式,实现对城乡结合部地区跨越式、渐进式和趋同式的城市化及城乡一体化发展路径。
公共安全关乎每一个公民的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关乎着政府的公信力和社会的稳定,关乎国家的国际形象,是社会文明和社会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近年来,中国安全问题突显,并集中于食品药品安全、公民出行安全和建筑设施安全等。从社会管理的视角分析,政府监管乏力,行政化下的半市场化倒逼经营利润,行业腐败等是其主要原因。需培育和完善公民参与公共安全与社会管理的制度;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实现相关领域的有效监督
文章从广东省人民政府对创新广东省社会治理模式的整体部署设计出发,提出了社会治理模式的战略部署及主要政策措施,并针对建设中存在的几点问题进行了探讨。
被誉为“东方经验”的人民调解制度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传统。改革开放以来,纠纷的多样性及对象的复杂化加大了人民调解的难度,现代人民调解制度存在的正当性和合理性不断受到挑战和冲击。通过参与观察和案例分析,发现作为一种传统的非诉讼解纷机制,人民调解在社区中发挥了维护社区稳定,维持社区秩序的重要作用。但调解的效用和权威在逐步减弱、调解的专业化程度偏低以及调解的行政化色彩较浓,使人民调解存在一定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