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西北部莺歌海盆地泥底辟热流体活动与天然气运聚关系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gxiaoj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莺歌海盆地属南海北部被动大陆边缘西北部的新生代高热超压含油气盆地,其是在红河断裂带大规模走滑运动与地幔岩石圈大幅度伸展减薄之双重作用机制下形成的非常特殊的走滑拉分型盆地,经历了早期渐新世的左旋走滑运动向晚期上新世右旋走滑活动转变等复杂的成盆演化过程。快速沉降和高速沉积的区域地质充填背景、莫霍面埋藏浅地壳薄、高温超压巨厚海相坳陷沉积体系、泥底辟热流体上侵活动频繁、下断上拗以坳为主的双层盆地结构、天然气及CO2资源丰富(尤其是壳源型非生物CO2丰富),是该盆地最主要、最具特色、最突出的构造地质及油气地质特征与油气资源分布特点。研究表明,该区高地温场及高大地热流与异常超压,均主要集中于盆地中部莺歌海拗陷泥底辟构造带,且与泥底辟发育演化及烃类气和非烃气形成乃至分布富集等密切相关。目前该区油气勘探发现的大量烃类气及非烃气气藏亦主要展布于泥底辟带浅层,且受控于泥底辟发育演化及热流体上侵活动,亦即泥底辟热流体活动控制了该区天然气及CO2运聚成藏及分布富集规律。同时,由于泥底辟热流体活动具有分区分块与分层的局部性侵入特点,故导致了壳源型非生物CO2及烃类气运聚成藏的差异性以及分区分块与分层的局部性富集特征。总之,泥底辟热流体上侵活动严格控制了天然气及CO2运聚系统及成藏动力学过程。因此,根据泥底辟发育演化特点与CO2及烃类气地质地化特征和运聚成藏规律与控制因素的深入剖析,可以分析预测其运聚规律,为油气勘探部署及钻探目标优选提供决策依据。须强调指出的是,泥底辟热流体上侵活动不仅促进了烃类气生成和非烃气的形成,且控制了其运聚成藏与富集规律,进而导致这种"泥底辟类型"的烃类气及非烃气资源非常丰富。总之,通过莺歌海盆地泥底辟发育演化及伴生热流体上侵活动与天然气运聚关系的深入分析研究,可以总结概括出如下几点结论与认识:⑴异常发育的泥底辟是揭示深部地壳构造运动及盆地发育演化的窗口,亦是指示存在油气资源潜力的重要标志和证据;⑵泥底辟的泥源层均为中新世及上新世海相坳陷沉积的巨厚欠压实泥页岩,本身即为烃源岩,其发育演化及成熟生烃和成气作用与油气生运聚成藏过程密切相关;⑶泥底辟形成过程中发生的强烈底辟作用及侵入上拱活动,为油气及其它流体运移和渗漏开辟了高速运聚通道,亦即提供了油气源供给的运聚通道等有利条件,而当与其它油气成藏地质条件良好配置时,则在其附近即可形成油气藏以及非常规资源——"他源渗漏型"天然气水合物。⑷泥底辟发育演化所孕育的高温高压潜能不仅是油气及其它流体运聚的驱动力,而且亦提供了促进和加速烃源岩成熟生烃演化和气源岩形成非烃气的热动力学条件,进而导致了大量油气及非烃气的形成;⑸泥底辟发育演化形成的隆起或凸起构造带及其伴生构造,是油气运聚及富集成藏的最佳圈闭聚集场所,因此,这种泥底辟隆起(凸起)构造带及其伴生局部构造圈闭,是油气运聚成藏的"近水楼台"之最佳富集场所,应是重要的油气勘探目标。
其他文献
由于裂缝及所含流体的综合作用,含裂缝介质不仅具有速度各向异性,还具有显著的衰减各向异性。衰减各向异性分析可应用于裂缝产状、裂缝密度和尺度等的估计,为储层识别提供重
目的探讨膝关节置换术术后恢复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所收治的60例膝关节置换术患者进行分组调研,对照组患者30例,采取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30例,
本文通过对2008年上半年吉林省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数据与全国及有关省份的数据对比分析,指出了吉林省大学英语教学存在的不足,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英语教学的建
本文从高师院校实施研究性教学的现实意义入手,分析了研究性教学实施过程中的制约因素,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策略。
目的研究观察湘潭社区中老年居民载脂蛋白E(ApoE)基因多态性与血清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春
本文在实现重力全张量梯度数据重加权聚焦反演的基础上,利用MPI与CUDA实现了算法的并行运算,以及二者联合的混编并行程序,引入并行计算中的程序性能指标,对算法性能进行分析和综
瑞利波浪成像在估计 shear-是有效的 -- 在近表面的探索的(S) 波浪速度。钥匙是精确地提取瑞利波浪的分散。我们建议一个方法由使用 Aki 明确的表达计算活跃来源的瑞利 wavef
本文针对公共管理类课程案例教学存在的问题,结合本科生公共管理类课程教学的特点,提出了参与式案例教学的方法。参与式案例教学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而且有
本文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实践为例,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及意义、教学实践中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革新课程教学三个方面探讨了如
本文研究了黑麦草(Lolium multiflorum Lam)对多环芳烃菲污染土壤的修复作用。通过60天的温室盆栽试验,观察到土壤中菲的可提取浓度随着时间逐渐减少,黑麦草加快了土壤中可提取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