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通道中基于不互溶液-液微流体界面可控传输的定域反应微连接机制研究

来源 :第十二届设计与制造前沿国际会议(ICFDM2016)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fanti7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微流控器件与系统中,电互连通常需在流体微通道内制备,互连线尺度和定位精度多在纳米量级,同时互连的实现方式和过程必须考虑微通道中流体的输运、连接与封装,传统微连接原理和方法难以适用.微连接原理与技术的滞后已成为先进微流控系统集成制造的瓶颈.本项目提出利用不互溶两相微流体界面处的传输和反应在微通道中实现低温原位纳米互连的微连接新原理,为解决微流控系统的微连接问题提供了新的方向和相应的理论依据.
其他文献
随着当今社会对汽车工业节能减排与碰撞安全性要求的日益提高,传统的单纯具有高强度、低塑性的车身零件已无法满足汽车工业的发展需要,研制新一代具有定制性能的车身零件正成
会议
大功率双丝脉冲MIG焊是提高焊接生产效率的有效途径,是高效化焊接的实现方法之一,然而大电流引起双电弧干扰严重,使焊接过程不稳定,成为制约其推广应用的主要瓶颈.本项目以大
双轴肩搅拌摩擦焊接具有绿色、无焊接垫板、易于焊接中空构件的优点,但对于相关焊接过程中轴向力、扭矩的特征及其对焊缝跟踪的影响,缺乏相应的检测、分析和控制研究,成为制
残余应力是影响航空航天和卫星装备构件尺寸稳定性和服役可靠性的重要不利因素.项目基于微观组织影响弹性回复性能这一实践结果,提出了一种基于宏微耦合的残余应力降低方法.
由于镀锌钢板的可焊性差和电阻点焊铜合金电极自身的特点,现有电极寿命短,焊接质量差,生产效率低,生产成本高,已成为制约轻量化车身焊装工艺水平与生产能力提升所急需解决的
随着兵器工业和航空航天领域对高强、轻质Al-Li系合金结构件的迫切需求,实现Al-Li合金的可靠高效连接显得日益重要.针对在焊接Al-Li合金使用传统焊接方法易出现热输入量大、
鉴于钛合金在室温下塑性加工困难,科学家研究发现热氢处理技术可以改善钛合金的室温塑性,但申请人的前期研究表明对于难变形钛合金,虽然置氢可以显著提高其室温塑性,但仍难以
长期以来,改善金属挤压流动行为的传统方法多限于对工艺参数的单一优化,虽然从宏观角度来说具有一定效果,但这不能从本质上防止缺陷的产生及改善制品性能.同时,所需能耗大、
会议
扩散焊界面弱接合和微孔缺陷的尺寸多为微米级,常规超声波检测产生的反射波十分微弱,难于检测.特别是异种材料扩散焊的检测,由于界面波的存在,进一步增加了检测的难度.目前尚
NiAl金属间化合物具有高熔点(1911k)、低密度(5.68g/cm3)导热性好、高温抗氧化能力强等优点,是一种极具前景的高温涂层材料.在众多NiA1金属间化合物合成工艺中,自蔓延高温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