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静脉窦血栓大鼠模型的脑血流及脑能量代谢研究

来源 :中华医学会第十六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yuanliang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脑静脉窦血栓形成后脑血流量及脑能量代谢的变化.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将45只SD大鼠随机分为上矢状窦闭塞组、假手术组、空白对照组,采用闭塞上矢状窦来制备脑静脉窦血栓形成模型,通过激光多普勒血流仪检测脑血流研究脑静脉窦血栓形成前后脑血流变化,测定单位体积脑组织中线粒体蛋白、ATP、PCr及Lac的含量.
其他文献
目的:借助循证医学的方法,为1例诊断新型隐球菌脑膜炎病患者确定治疗目标及治疗方案.方法:临床评估患者病情,按照PICO原则,提出临床问题,文献检索资源;文献检索资源:National Guideline Clearinghouse(2013年第3期),Cochrane library(2013年第4期)、Pubmed:Clinical Queries: Systematic Reviews和CBM
会议
目的:初步探索软通导微创颅内血肿穿刺抽吸引流术治疗自发性中重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复习文献结合4例中重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在CT引导下,依据脑出血部位、患者的病情选择颞部穿刺点行软通导微创颅内血肿穿刺抽吸引流术以清除血肿.结果:4例患者痊愈或好转3例,死亡1例(因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结论:应用软通导微创颅内血肿穿刺抽吸引流术治疗自发性中重型脑出血,能有效地清除血肿,改善患者预后
会议
目的:分析临床表现不典型颅外段颈内动脉夹层(eICAD)的误诊原因,并提出防范误诊的对策.方法:对我院收治的2例临床表现不典型eICAD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1例表现为头晕、恶心在外院误诊为颈椎病,1例因突发单侧肢体力弱伴头痛入院误诊脑梗塞,均经头颈CTA确诊为eICAD,给予抗凝、抗血小板治疗后,均好转出院.结论eICAD临床表现复杂多变缺乏特异性,首诊易误诊、漏诊,疑诊eICAD
会议
目的:探讨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脑组织中VEGF表达水平与神经神经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采用大脑中动脉线栓法制备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参考Longa的5分制法在大鼠麻醉清醒后进行评分,应用免疫组化、TUNEL法检测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VEGF表达及神经细胞凋亡.结果: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缺血脑组织中VEGF表达明显增加(P<0.05),于24 h达高峰;且神经细胞凋亡数明显增加(P<0.01).结论:脑
会议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传统卒中危险因素及与纤维蛋白原β链基因多态性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采用病例对照研究,以是否存在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分为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组、小血管病组、无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组和健康对照组.连续收集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无血缘关系的住院患者血标本及相关临床资料,同时检测血脂、血浆纤维蛋白原(Fbg)水平、C-反应蛋白(CRP)、同型半胱氨酸(Hcy)等实
会议
目的:脑卒中是目前公认的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而卒中后抑郁(PSD)为脑卒中的常见并发症,PSD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患者康复锻炼的主动性,阻碍了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和认知功能的康复,使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下降.
会议
目的:通过对已知发病时间急性缺血性卒中(AIS)患者的头颅影像学中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FLAIR)技术的评估,研究预测未知发病时间的AIS的患者首次症状发作时间的可行性;探讨是否可将FLAIR作为AIS的一个可靠"组织时钟".
会议
目的:对脑血管病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病原菌分布情况及其耐药性进行监测,探讨脑血管病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防治措施.方法:监测我院2009年7月-2012年7月期间收治的脑血管病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病原菌及耐药性情况,分析病原菌的种类及分布情况,总结主要病原菌的耐药情况.
会议
目的:探讨大动脉粥样硬化性卒中(LAA)及穿支动脉疾病卒中(PAD)与相关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选择行全脑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检查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367例,根据中国缺血性卒中亚型(CISS)的分型标准,将367例患者分为两组:LAA组(219例);PAD(148例).
会议
目的:研究高血糖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细胞凋亡及细胞色素C (CytC)、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表达的影响,进一步探讨高血糖加重脑缺血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将30只雄性Sprague-Dawley (SD)大鼠随机分为3组:高血糖组、正常血糖组和假手术组.按体质量4g/kg给予大鼠尾静脉注射25%葡萄糖,造成大鼠高血糖状态;继而制作大脑中动脉阻塞脑缺血再灌注模型.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