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纪新安江水库四次泄洪极端降水与环流背景分析

来源 :2007年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uh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用观测记录和再分析数据ERA-40合成分析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新安江水库4次泄洪事件中降水及环流背景场的时空特征。研究发现,泄洪事件通常发生在江淮梅雨期间,泄洪前存在一个季节尺度多雨期,从4月中旬起降水累积大都超过气候平均值:在临近泄洪前都出现累积降水量激增的暴雨过程,说明泄洪事件既有持续性多雨的气候背景,又有极端降水事件的参与。 合成分析表明,4-6月从新安江上游至杭州湾一带存在一个区域尺度的降水偏多带,中心在水库产流区黄山附近。与此对应,对流层存在有利于江南降水的大尺度环流特征型和定常水汽输送场,6川呈现贝加尔湖阻塞型梅雨环流形势。统计分析亦揭示泄洪事件当年南海季风和梅雨爆发偏早,梅雨期偏长。这些结果表明,新安江水库泄洪事件有先期的天气气候背景,结合专业预测分析和管理决策,有可能避免某些泄洪事件,提高水库风险管理水平。
其他文献
本文利用NCAR的全球大气模式CAM3计算了个球碳类气溶胶的直接辐射强迫,并分析了其对北半球大气环流和东亚气候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无云的情况下,碳类气溶胶在大气顶和地表均产生负的辐射强迫,全球年平均辐射强迫值分别为-0.24W/m2和-1.31W/m2;而在有云的情况下,碳类气溶胶在大气顶产生正的直接辐射强迫,全球年平均强迫值为+0.08 W/m2,在地表产生负的直接辐射强迫,全球年平均强迫值为-
通过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气象服务保障概况,以及几项为了专门保障奥运会顺利进行而设立的气象机构,和一些重要的措施和相关的气象应急保障演练,从中学习和借鉴气象预报、信息发布、恶劣天气人工应对等经验,用这些积累的宝贵经验来完善我国的国家公共气象服务体系,从而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服务。
利用1950~2002年NCAR/NCEP再分析逐日平均资料,计算全球格点整层水汽输送通嫩,分析东亚地区夏半年水汽输送在推进过程中的年际、年代际变化特征。研究发现:水汽输送强年我围夏季主要为Ⅰ类雨型,其次为Ⅲ类雨型,水汽输送弱年以Ⅱ类雨型为主,水汽输送常年出现Ⅰ类雨型的几率略大于Ⅱ、Ⅲ类雨型:陆地水汽输送的年变化比海洋明显,我国华北、西北水汽输送在逐渐减少,江南以南沿海和长江中下游水汽输送在逐渐增
本文利用1979~2005年第二版的NCEP/NCAR逐日再分析资料(简称NCEP2),使用倒算法计算了青藏高原及其邻近地区的大气热源,并进行了气候特征的分析。结果表明:青藏高原及其邻近地区的大气热源有着明显的季节差异,且不同地区热源中心的出现和亚洲季风的爆发与盛行都存在一定的联系。在夏季,青藏高原及其邻近地区主要有3个明显的热源中心存在,分别位于高原南部、印度南部和孟加拉湾的东侧,特别是印度南部
本文利用贵州地区52个测站的1960-2000年历年夏季(6-8月)逐日资料,分析了贵州地区夏季暴雨以上的极值降水的年际、年代际变化、周期振荡及其突变特征,并采用EOF方法对夏季暴雨的空间分布特征进了分析。结果表明:贵州地区夏季暴雨近40年来均呈上升趋势,存在着明显的年际、年代际变化特征,暴雨日数和暴雨量在1990年发生突变;暴雨日数和暴雨量均存在多时间尺度的周期振荡。EOF的前3种模态基本代表了
对植被的动态监测可以从一定程度上反映气候变化的趋势。本文利用2000~2005年MODISNDVI数据对锡林郭勒典型草原植被变化进行动态监测,在此基础上,以降水量、水汽压、平均温度、最高温度、最低温度、日照时数作为气候指标,分析了锡林郭勒典型草原和荒漠草原MODIS NDVI与同期气候因子的相关性,探讨草原植被变化的气候驱动因子。结果表明:(1)2000~2005年锡盟植被改善面积大于退化面积,植
本文利用1960-2004年六盘水市3个测站的逐日暴观测资料,采用线性倾向估计、滑动t检验法等统计方法,对六盘水地区雷暴天气的分布情况、年际变化及雷暴发生日数的气候变化特征等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六盘水市各地年雷暴日数差异明显,雷暴天气西南部最多,北部次之,东部最少:六盘水市年四季均有雷暴天气出现,甫暴的出现有着明显的季节性变化,主要集中出现在夏季,冬季雷暴出现的概率非常低;个年各月均有出现雷暴的
利用1961-2002年兴宁机场的逐日信息化资料,分析了42a来气温、降水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兴宁地区年冬,夏季平均温度以及最低、最高气温均呈明显上升趋势;年际平均增温率为0.12°C/1Oa,其中从60年代剑21世纪初冬季增温幅度高于夏季,冬季对本地区气候变暖贡献较大;年平均降水最为1478.7mm,季节性显著,其中夏季最多,占年平均降水量的44.8%,秋季降水量较少。降水呈逐渐减少的趋势,其气
利用ASTER卫星可见光和短波红外波段数据估算了2001年7月24日和2001年11月29日藏北高原地区地表特征参数(地表温度T、地表反射率a)和植被参数(归-化植被指数NDVI、修ghd 的土壤调整植被指数MSAVI、植被覆盖度Pv和叶面积秋指数LAI等)。结果发现,各种植被参数在荒漠化地区较小,而在高原草垫中的值较大。同时本文认为ASTER遥感数据有较高的地面分辨率,利用它可以更好的反应地表的
近46a来石羊河流域的气温呈变暖趋势,1994年为显著变暖的年份。在石羊河流域气温变暖的背景下,该流域年降水呈增加趋势,出山口径流呈略减少趋势,流向中下游的径流却呈显著减少趋势,地下水位也在快速降低。人类活动是导至石羊河中部流域凉州区用水量大增和下游民勤绿洲可用水量剧减的主要原因。石羊河流域的植被覆盖面积和流域地下水位坦深呈负相关。受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共同影响,石羊河流域的裸地面积在增加,植被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