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白鹳卵人工孵化的研究

来源 :第十二届全国鸟类学术研讨会暨第十届海峡两岸鸟类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long184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哈尔滨北方森林动物园1999-2008年间东方白鹳(Ciconia boyciana)所产的67枚卵进行人工孵化的研究.67枚卵的受精率为79.10%,受精卵的孵化率为92.45%,人工孵化前、中期温度为37.5-37.8℃,相对湿度为50-55%,孵化后期温度为36.5-37℃,湿度为55-60%.东方白鹳卵平均孵化期为32天(最长为34天,最短为30.5天).卵为乳白色,呈椭圆形,鲜卵重113.29±11.79g,长径为74.18±3.83mm,短径为53.36±3.17mm,卵形指数为1.39±0.06,鲜卵重(W)与长(L)短(B)径显著相关,其拟合方程为W=5.00×10-4B2 (R=0.992).人工孵化23 (n=18)天开始卵动,从卵动到听到叫声时间为179.2(n=11)h,从叫声到叨壳时间为15.3 (n=22)h,从叨壳到出雏时间为27.1 (n=23)h.雏鸟重(Y)与鲜卵重(X)两者显著相关,其回归方程为Y=10.721+0.674X(R=0.872).东方白鹳卵的平均失重率为9.7%,卵重(Y)随孵化天数(X1)变化的回归方程为Y=127.9-0.5X1(r=0.998,P<0.05).
其他文献
目的:首次建立使用3T3-L1脂肪细胞评价药物影响促酰化蛋白(acylation stimulating protein,ASP)分泌的细胞模型和测定ASP分泌的ELISA方法,使用此方法研究用于治疗心血管疾病的药物对ASP的影响及机制,以及与补体C3、非酯化脂肪酸(non esterified fattyacid,NEFA)释放、甘油三酯总量(triglyceride mass,TG mass)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强化治疗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粘附分子ICAM-1、VCAM-1的作用及上游机制.方法:入选从未使用过他汀类药物、无症状的颈动脉AS患者20例。所有患者均服用瑞舒伐他汀10mg/日作为起始剂量,4周后复查血脂,如果LDL-C≥2.0mmol/1或HDL-C0.05)变化不大。3.与基线比较,瑞舒伐他汀治疗后淋巴细胞表面ICAM-1表达明显降低,分别为88.78士5.04%,79.
目的:异常脂肪酸代谢与胰岛素抵抗的发生密切相关.本课题主要通过体内试验探讨高脂饮食是否通过干扰mTOR/S6K信号通路导致C57BL/6J小鼠脂肪组织中IRS异常磷酸化.方法:8周龄的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普通饮食组(Control)、高脂饮食组(HFD,60%能量来自脂肪)、高脂饮食+vehicle组及高脂饮食+雷帕霉素组,干预14周.ELISA法测定血清炎症因子和游离脂肪酸含量.葡萄
目的:探讨血中胰岛素异常增高对糖尿病并发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培养的小鼠源性巨噬细胞RAW264.7,采用chol:MβCD和不同浓度胰岛素进行干预后,用油红O染色法和酶荧光法检测细胞内胆固醇酯蓄积情况;PCR检测胆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SREBP-1)、激素敏感脂肪酶(HSL)、酰基辅酶A胆固醇酰基转移酶-1(ACAT-1)mRNA表达水平,WB检测其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生
鸟类社群夜栖的利益(如减少热量散失和降低捕食危险)受个体空间布置决定.弄清什么因素决定夜栖空间布置,对于理解鸟类社群夜栖的适应性具有重要意义.当前,对晚熟性合作繁殖鸟类进行了一定研究,表明个体夜栖空间布置受社会地位支配.但是,还没有研究探讨早熟性合作繁殖鸟类的社群夜栖空间布置,不利于综合认识鸟类社群夜栖的适应性.四川雉鹑属于雉科早熟性鸟类,具有合作繁殖和社群夜栖行为,表现为合作群成员常常夜栖于同一
塔克拉玛干沙漠位于我国新疆南部的塔里木盆地,是世界第二大流动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公路全长466 km,横穿沙漠,是我国最长的沙漠公路.为防止流沙上公路对交通造成影响,在沙漠公路两侧还人工种植了植被防护带,是沙漠公路工程的一部分.白尾地鸦Podoces biddulphi是仅分布在中国塔里木盆地的中国鸟类特有种,数量约为4100-6700只,塔克拉玛干沙漠是白尾地鸦的主要分布区.以往研究表明公路交通
中华凤头燕鸥(Thalasseus bernsteini),又名黑嘴端凤头燕鸥,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列为极危(CR)物种,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数量极为稀少,据估计目前全球总数量不超过50只,因其踪迹神秘被誉为"神话之鸟",1861年在印尼东部被首次发现并命名,1937年在中国山东青岛沐官岛为最后一笔记录,2000年在中国台湾马祖列岛被重新发现.2004年在浙江象山韭山列岛发现了中
现有的鸟类谱系生物地理学研究多偏重于欧洲地区,对欧亚大陆广布种类的遗传格局比较及形成机制研究涉及较少.本论文对喜鹊(Pica pica)、大山雀(Parus major)及沼泽山雀(Poecile palustris)的欧亚大陆整体格局进行比较并基于线粒体及核基因分析,结果显示,三种鸟类均呈现出欧亚大陆北部种群与亚洲东部种群间的深度谱系分歧,分化时间在第三纪晚期/第四纪早期.种群动态重建结果显示,
社会经济发展和人类活动带来的野生动物生境破坏日益加剧,开展野生动物潜在生境分布预测及评价研究是保护野生动物的重要手段.鄱阳湖是世界珍稀濒危物种白鹤(Grus leucogeranus)的最重要越冬地,开展鄱阳湖越冬白鹤生境评价研究是白鹤生境保护的重要环节.该文基于遥感和GIS技术,选取了鄱阳湖区2003-2009年间5期冬季Landsat-TM遥感影像进行人工目视解译,对其生境与植被类型进行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