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位响应型离子交换膜的研究与进展

来源 :第九届全国膜与膜过程学术报告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ko04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电化学方法在水相中合成了一种新型的电活性铁氰化铁(FeHCF)-聚吡咯/聚苯乙烯磺酸(PPy/PSS)电控离子选择渗透性(ESIP)膜,通过运用一种新型的原位电势响应离子传输系统对低浓度态下的Ca2+、Mg2+进行有效的去除。在这个系统中,通过调节ESIP膜的氧化还原状态来进行对目标离子的吸附/释放,结合一个恒电位外电场对ESIP膜施加脉冲电位,实现对目标离子的连续选择性渗透分离。在不锈钢丝网基体上制备了FeHCF-PPy/PSS和PPy/PSS两种膜,考察了FeHCF、外部恒电位和脉冲电位(恒电位)对目标离子选择渗透的影响。结果 表明:FeHCF通过改善电活性和改变表面形貌提高了对Ca2+、Mg2+的分离效率,而且相对于恒电位对ESIP膜施加脉冲电位更有利于Ca2+、Mg2+的去除。以铁氰化钾和硫酸镍为原料反复浸渍,采用化学法在三维大孔磁性颗粒表面沉积一层铁氰化镍电活性离子交换材料,通过运用一种新型电磁耦合工艺控制磁性颗粒的氧化还原状态使其吸附/释放Cs+。在该工艺中,将三维大孔磁性颗粒置入Cs+溶液-磁分离-电化学恒电位氧化再生脱附-电化学恒电位还原空位再生分离回收放射性铯离子。对其进行了表征,并考察了该三维大孔磁性电控离子交换复合材料对模拟放射性废水中铯的吸脱附及重复利用性能。结果 表明:该磁性材料具有清晰规整的三维多孔结构。吸附阶段,溶液中的Cs+主要通过与铁氰化镍中的K+交换而达到吸附效果并且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多次吸脱附后,三维材料显示了非常好的脱附以及重复再利用性能。
其他文献
ZIFs (ZeoliticImidazolate Frameworks,咪唑类沸石结构)材料大多以有机或无机多孔载体支撑的形式,应用于分离过程.ZIFs是膜层材料最佳候选之一,主要是因为它有着优异的化学稳定性和热稳定性.在上世纪末O.M.Yaghi首次提出并报道了MOF-5材料[1],然后Williams又合成了HKUST-1[2],再之后MOFs材料的相关研究报道便如雨后春笋般的涌现出来[3,
会议
随着现代社会和工业的快速发展,能源和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燃料电池(FC)作为一种清洁能源备受关注,它是一种将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能量转化装置,具有高效、可持续发展、环境友好、应用广泛等诸多优点。质子交换膜是燃料电池的核心部件之一,其性能直接决定了燃料电池的运行效率。本课题组近年来针对质子交换膜所存在的问题,尤其是在高温低湿环境中的运行缺陷,利用多种材料,包括无机材料、有机材料以及有机无机复合材料等
聚合物电解质膜燃料电池是一种清洁高效的能源技术。它可以将燃料的化学能直接转换为电能,具有高的转换效率和能量密度,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发展之初,该电池主要采用质子交换膜作为隔膜,操作环境为酸性,其电极催化活性较低,必须使用贵金属铂作为催化剂,导致成本较高,而且铂催化剂在酸性环境下的稳定性也有待提高,这严重阻碍了聚合物电解质膜燃料电池的工业化进程。近来研究表明,改用氢氧根离子交换膜作为隔膜,将
聚砜因具备耐高温、耐腐蚀、机械性能好及价格低廉等优点,已被广泛用于超滤膜的制备。而聚砜材料本身的疏水性所导致的膜污染问题仍是其作为超滤膜材料所面临的问题之一。在膜材料上接枝亲水性基团可以促使膜表面形成水化层,减少蛋白质在膜表面的吸附。因此,膜材料的亲水化改性是抑制膜污染的一个重要途径。本文拟采用化学改性的方法,在聚砜分子链接枝磺酰胺基团,提高其亲水性,从而提高改性聚砜超滤膜的抗污染性能。采用相转化
首先合成了两种取代基分别为CF3和H的含羧基的二胺单体,然后使用此两种二胺单体分别与6FDA,BTDA,DSDA三种二酐单体反应生成了侧基带羧基的不同种类的聚酰亚胺,分别命名为6FDA-CF3,6FDA-H,BTDA-CF3和DSDA-CF3.通过实验对比发现,在6FDA系列中,6FDA-CF3和6FDA-H的气体选择性基本一致,但前者的气体通量是后者的两倍.这是因为-CF3取代基具有大的空间立体
随着社会和工业的发展、人口的增长、环境污染的加重,淡水资源的短缺所带来的水资源危机已成为全球最重要的挑战之一.制备新型的具有超高分离通量和高截盐率的纳滤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在这一工作中,我们利用高强度、超薄单臂碳纳米管膜作为薄膜复合(TFC)膜的底模,然后通过传统的界面聚合过程,制备得到具有超薄厚度分离层的TFC纳滤膜.由于单臂碳纳米管膜具有较高的孔隙率和相对较为平滑的表面,我们成功制
随着社会的发展,化石燃料的大量消耗带来的能源短缺和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开发和利用可再生能源(如风能和太阳能)受到广泛关注。然而风能和太阳能具有不连续、不稳定和不可控的特点,因此,需要大规模储能技术实现可再生能源连续、稳定的输出。全钒液流电池具有安全性好,环境友好以及高性能等优点,已经成为大规模储能的首选技术之一。隔膜是全钒液流电池的主要部件之一,主要起着隔离两侧钒离子和传递质子形成电池回路的作用。隔
硫酸钾是一种无氯钾肥,尤其适合忌氯或耐氯性低的作物施用,通常由氯化钾与其它硫酸盐或硫酸转化制备而成.传统的制备方法存在能耗大、污染严重、成本低等局限性.本文通过两种电渗析方法制备硫酸钾:其一是四隔室电置换法,实验原理如图1所示,通过考察电流密度、硫酸铵对氯化钾的摩尔比等因素对转化过程的性能影响,结果显示随着电流密度从10 mA/cm2增加到25mA/cm2,操作时间从135 min下降至55 mi
全钒液流电池可用于风能、太阳能发电等需要克服电能非稳态特性的大规模储能的领域,隔膜是该电池的关键材料。全氟磺酸型膜离子传导性高、化学稳定性好,但价格昂贵,阻钒性能差,成为全钒液流电池的商业化应用的瓶颈,迫切需要开发低成本的具有优良综合性能的替代膜。以聚砜、聚苯砜等传统商业化芳基聚合物为基材的膜材料溶胀度大,机械强度和稳定性欠佳,难以满足全钒液流电池用高离子传导性、高稳定性膜材料的需求,需要发展新型
全钒液流电池利用不同价态钒离子的可逆电化学反应,完成电能与化学能相互转化,实现大容量蓄电储能功能。适用于调节风力、光伏等可再生能源发电的不稳定电能输出,以及作为电能储存装备用于构建分布式电力能源系统。为了阻隔不同价态钒离子跨膜扩散导致的自放电,并通过氢离子渗透连接内电路,现有的全钒液流电池研发过程,通常使用离子交换膜,利用“静电排斥”效应实现氢离子与钒离子之间选择性渗透。 由于离子交换基团在钒电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