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颅磁刺激和经颅直流电刺激治疗癫痫研究进展

来源 :2015北京医学会神经病学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bh04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对经颅磁刺激(TMS)及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技术治疗癫痫的研究与应用的国内外情况作一综述,以期为癫痫的临床非药物神经调控治疗提供理论基础及开阔思路.应用计算机检索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的相关文章,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检索词为"经颅磁刺激癫痫,经颅直流电刺激癫痫",其中经颅直流电刺激癫痫无相关中文文章,同时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NCBI相关文章,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英文, 检索词为"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epilepsy, transcranial direct current stimulation epilepsy".得出结论:经颅磁刺激(TMS)在癫痫研究中是一种安全有效而可靠的非侵入性的新方法,为临床研究和治疗癫痫开辟了一条新途径。目前虽然存在一定副作用,但相信随着磁刺激设备和刺激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此技术将会有一个很好的发展前景。同时,近来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作为非侵入性手段在人类中发展起来,tDCS通过刺激大脑皮层,调节大脑皮层兴奋性,临床应用于各种神经、精神疾病,其中,对于癫痫的治疗研究增多。tDCS具有无创、无痛苦、方便、有效、价格低廉及良好的安全和耐受性等特点,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其他文献
本文研究遗传性压迫易感性神经病(HNPP)临床特点,包括临床、电生理、病理及基因突变特点,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及诊断水平.对5例HNPP患者进行详尽的临床资料采集、神经系统查体、神经电生理检查、腓肠神经活检、MLPA法检测HNPP患者17P11.2的PMP22基因缺失.得出结论:HNPP与遗传关系密切,部分有散发,电生理检查是重要的筛选方法,基因检测是确诊手段。
本文报道1例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结蛋白病,分析其临床、肌肉影像、病理及基因特点.男,42岁,运动发育里程碑正常.35岁出现发热,活动后胸闷、心悸和活动耐力下降;37岁出现双下肢浮肿,夜间呼吸困难,双下肢和双手无力,抬头费力;40岁无法完成轻体力活动,双手、双小腿及大腿下段肌肉萎缩,出现限制性心肌病;42岁出现晕厥发作,植入永久起搏器.对患者行双大腿和小腿肌肉CT检查,股四头肌活检病理检查以及二代测序基
文章探讨了周围神经损害为主的变应性肉芽肿性血管炎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报道围神经损害为主的变应性肉芽肿性血管炎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CSS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可累及多系统器官,目前治疗首选激素,总体预后与受累器官直接相关,对临床上以周围神经病为首发症状的患者,特别是当单肢不对称起病且感觉异常突出时,如同时合并哮喘,应高度警惕CSS的可能,及早行血涂片和组织活检可协助诊断及时诊疗。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ost herpetic neuralgia,PHN)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病理痛,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导致.PHN患者的脑电功率和频率的研究国内尚未见报道.为了探索PHN患者脑电功率及频率变化及其在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本文对PHN患者进行128导脑电图记录和分析.发现PHN患者存在脑的广泛激活,而且激活程度与疼痛程度呈正相关。PHN患者θ~α范围频率峰值有降低趋势,可能与异常的
横纹肌溶解征(rhabdomyolysis,RM)是一组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骨骼肌损伤,细胞膜破坏,细胞内容物(如:肌红蛋白(MB))释放入血液的临床综合征.根据肌肉损伤的原因,分为创伤性RM和非创伤性RM.后者的常见原因包括高强度运动和应用他汀类药物等.癫痫持续发作引起的横纹肌溶解并不多见.文章详细地介绍了癫痫持续状态并发横纹肌溶解征致肾衰竭的病例,包括临床症状、既往史、入院治疗,癫痫持续状态可造
文章探讨了癫痫与晕厥诊断及鉴别诊断的方法,最大限度减少误诊发生.回顾性分析6例误诊病例的临床资料,查阅并复习关于癫痫与晕厥诊断及鉴别诊断的相关文献.癫痫发作时脑电图(EEG)可见高度节律性异常放电,而晕厥期间EEG表现为脑电活动频率变慢和低平。得出结论:临床表现为胸闷、心律失常等植物神经性症状时,不应局限于心脏本身,应考虑到支配心脏电活动不同水平的神经系统功能或结构的异常;相反,抽搐不一定是源于大
本文收集208例神经内科就诊的精神性头晕患者的详细资料,包括患者年龄、性别、主要症候、实验室等辅助检查特点、治疗及转归.神经内科就诊的精神性头晕患者,中年女性居多,总体可分为焦虑-抑郁状态型、转换型障碍型、躁狂状态型三大类;临床症候及实验室检查有其各自特点;治疗策略有所不同,包括提高兴奋性递质相关药物治疗、诱导暗示治疗、情感稳定剂。
Objective Visual interpretation of EEG is time-consuming and not always consistent between reviewers.Our objective is to improve the analysis of EEG reactivity.Methods All patients had a GCS≤8 and wer
本文分析急性前庭综合征的病因分布特点,了解后循环缺血导致的前庭中枢性眩晕的鉴别要点.选取急诊就诊的眩晕症状持续大于6小时的急性前庭综合征患者,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完成HINTS床旁检查、颅脑MRI及前庭功能检查,并进行为期一年的随访修正诊断.发现急性前庭综合征可见于各个年龄阶段,其中前庭中枢性病变并不少见,应该推广HINTS检查法在临床鉴别诊断中的应用;对于眩晕症状持续超过6个小时的急性前庭综合征患
文章介绍了3个病例,患者为亲兄妹,男性2例,女性1例,年龄31-35岁,平均32.3岁,病程2月-24月,平均10个月.主要临床症状是反复发作性头痛、头晕和视物模糊,症状呈逐渐加重,1例因枕部颞部持续性钝痛伴双下肢乏力、1例因恶心呕吐伴视力明显下降、1例因右侧肢体麻木伴颈部酸胀、头晕、恶心呕吐症状而就诊.总之,本文3例家族性血管母细胞的MRI表现,发病部位及MRI特征与文献报道家族性或非家族性血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