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商事合同的立法问题--以民法典合同法编为视角

来源 :中国商法学研究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57475114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民法典合同法编的编纂工作已经启动,坚持过去的民商合一的模式并不能科学、合理地界定民事合同与商事合同的区别,在使民法典合同法编难以保持自身本位的同时,也不能针对商事合同的特殊性进行有效规制.因此,在承认民商分立的基础之上,本文认为民法典合同法编在内容上应当适度增减,增加事关民事的法律规范而减少商事合同的相关规范,商事合同应当与管制性法律结合独立成法,从而建立更为合理与科学的适度的民商分立法律体系.
其他文献
从等级判别原则和限制因子诊断方法两方面,对隶属度向量分析方法进行了系统性研究:指出最大隶属度原则和择近原则都存在信息丢失问题,且两原则都不能确定单值映射;证明加权平均原则的两种判别法是等价的.对于河流“不健康”状态对应于综合评价最末级的情况,通过对模糊综合评价进行矩阵解释,导出单因子不健康贡献率计算公式.最后以里运河为例进行河流健康评价,结果表明,里运河的健康等级为“良”,主要限制因子为岸坡植被结
阿里巴巴集团独具特色的“合伙人制度”设计,伴随其一波三折的上市历程并最终赴美上市成功而一时成为舆论关注的热点,并对网络时代高科技企业的治理产生重要影响.“合伙人制度”构造虽与相关制度有相似之处,却有显著差异,其本质是赋予合伙人群体垄断公司董事会多数董事人选的提名权,从而确保合伙人群体对公司决策和管理的控制力、巩固优秀管理团队对公司的影响力、维系企业文化并构筑价值认同,进而抵制“野蛮人”的进攻.“合
自贸区作为深化改革开放的重要抓手,将极大促进中国与世界的自由贸易,同时也必将倒逼国内监管机制的改革,金融监管必须从对外开放和对内改革两个大局来统筹规划,必须要考量其与其他国家战略的相生关系.金融创新是自贸区内贸易自由化的重要内容,金融科技的迅猛发展和资产证券化工具的广泛采用,将成为金融创新的重要促进因素,而该二者的有机结合必将成为推动自贸区金融创新的核心驱动之一.本文从重构货币之锚的理论出发,论证
当前对于商事信托关系的认定,司法裁判并没有确定的标准或规则,只是由法院在不同案件中予以具体判断,因而呈现出商事信托司法裁判的不确定性之特征.《民法总则》规定的“营利——非营利”的法人区分标准,为商事信托司法裁判不确定性的消解提供了契机和依据.应对商事信托的法律地位予以进一步思考,反思信托的契约形态,将商事信托的组织化作为制度变革的方向,将商事信托定位为营利法人.
表见合伙责任在两大法系同源于信赖保护思想,在法教义学上属于信赖责任之一种.我国法上相关规范供给不足,但从法解释角度出发,我国法上的表见合伙责任可由合伙人登记不当和登记之外信赖两大类型引起.其中前者包括未及时变更或注销登记、借名或冒名登记、登记机关错误等引起的表见合伙;后者包括明确意思表示以及可推断行为引起的表见合伙.各类型的表见合伙在责任构成上都遵循信赖责任的构成要件框架:可信赖事实、第三人善意、
对于商事组织史的考察,得到的一个基本结论是:人类对于融资需求的不断扩大推动了商事组织从普通合伙、有限合伙、原子式公司直到康采恩这一达尔文式的进化.客观地讲,在公司法的领域里,康采恩并不是一个新颖的商事主体.自从它于19世纪末出现起,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公司法学界对这种企业组织形式就开始了研究.但是,这些研究大都是从公司治理的角度展开的.近些年来,随着国有企业的公司制改革,我国也出现了不少康采恩式的企
农村土地信托受托人的主体性质在土地信托关系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由于不具有组织及专业优势,自然人不宜作为受托人经营管理土地财产.无论是法人型公司,还是其他组织体机构,其担任受托人的决定要素既不是商事主体属性或民事主体属性,也不是自然人形式或法人型形态,而是根据不同的信托类型确定适格的受托人;而信托类型的标准取决于信托目的制约下的具体运作模式.从各国基于不同信托目的而存在的土地信托类型体系中可以看出
与欧美和日本相比,我国大陆目前还没有一家连续经营超过百年以上的家族企业,这固然与大陆百年来遭受了重大政治变迁与战争动荡有关,但也与我国没有为家族财富的传承提供适宜的法律制度有很大关系.信托与基金会是海外公认的两大进行家族财富管理与传承的法律工具,具有财富保护、税收筹划、慈善功能.这两种工具在改革开放后都引进到了我国,但由于各种原因,我国一直没有为两种法律工具的充分发挥提供适宜的法律环境.因此,很多
《民法总则》捐助法人制度的确立明确了我国慈善基金会的法律地位,基金会模式和慈善信托模式合作并行是慈善事业发展的实践选择.《慈善法》并未明确“慈善信托”和“公益信托”的关系,信托登记制度的不足及信托税收优惠措施的模糊也制约了我国慈善信托制度的发展.结合《民法总则》的规定,应适度放宽慈善信托目的唯一性的认定标准,建立合理的外部监督制度,明确受托人、监察人的资格及其权利义务,建立完善的扶持促进政策,鼓励
《民法总则》突破了《民法通则》自然人和法人的民事主体“两分”框架,增加了“非法人组织”的第三种民事主体类型,对于这种新类型的民事主体,以其中的商事合伙为范例,以比较法方法对世界各国民法典之中的合伙法律规范进行整理归类,以甄别其中的民事合伙和商事合伙(合伙企业)并探讨商事合伙与法人的关系.同时,从历史沿革角度解读《民法总则》对“商业组织”立法的苏联法系立法的移植和影响,权衡利弊以供《民法典》立法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