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北部陆缘新生代岩浆喷出体积估算及其构造意义

来源 :2016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b10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南海北部陆缘发现的下地壳高速层(HVL)和隐伏/地表海山,指示该区域可能存在较活跃的岩浆活动,但岩浆活动的规模及空间分布范围目前了解尚不充分.本次研究以15″分辨率的海底地形数据为基础,结合2014年东沙海域开展的三维OBS探测同步单道地震测线及前人在该区域开展的131条地震测线,确定海山51座.结合前人区域地球物理资料,发现本区海山具有正重力、高磁性、低热流的地球物理特征.利用椭圆锥体近似拟合,估算南海北部陆缘海山出露体积总量达2.982×1012m3。与前人在中央海盆海山链的研究对比,北部陆缘海山具有单体小,分布密,体积总量大的特点,表明北部陆缘新生代岩浆活动频繁,总体规模较大。海山的分布特征及喷出体积为进一步探讨南海北部深部结构与地表海山关系、陆缘构造属性与岩浆活动关系提供了空间参考和数值对比。
其他文献
本次地震属于塌陷地震,是地下岩洞塌陷、大型山崩或矿井顶部塌陷引起的地震.本文利用国家测震台网提供的宽频地震台波形数据,采用SCC(sliding-window cross-correlation)方法
会议
壳内地震的震源深度与其岩石的流变性质息息相关.因此,研究地壳尤其是下地壳岩石的流变性质对理解地震初期形成过程非常重要.基于研究结果,认为不同蠕变层边界附近可能是应力
断层的快速破裂会伴随着大量的应力释放以及导致地面震动,深入了解内在的震源物理对于评估可能的地震灾害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基于数值模拟方法,建立一个窄长的矩形断层面以研
2014年1月-4月,中国大洋30th在西南印度洋龙旃热液区开展了长周期的海底地震的监测试验,监测时间长达102天.在这期间内,OBS/H记录到了超过2000个天然地震信号,这些地震信号与
地震的发生涉及到孕震成核、断层失稳和破裂扩展等物理过程,具有高度复杂性.近10年来的研究工作极大地推动了对断层高速滑动力学性质、动态弱化机制和断层带物质同震物理化学
本研究侧重于雅浦海沟加罗林洋脊的俯冲区域,利用Geosoft重磁处理软件,对最新的多道地震和重力数据进行解释和反演,获得该地区的地震剖面特征,以及自由空气异常、布格重力异常和
深部地质结构是研究海盆动力成因的重要基础,目前对海盆深部结构的研究主要采用海底地震仪(OBS)和长排列多道地震探测方法.但由OBS反演的深部速度结构横向分辨率较低且对深地
辽东湾位于渤海北部,是渤海三大海湾之一,其面积最大,约为30000km2.近来,随着科学和技术的发展,辽东湾的能源开发项目(油气开发、潮汐发电等)及海上工程(海底管线的铺设、海
快速扩张洋中脊的岩浆活动形成较均匀的Penrose层状模型,由上到下包括喷出玄武岩,席状岩墙和辉长岩.洋中脊岩浆房岩浆结晶形成下地壳,岩浆房岩浆上升汇聚在脊轴岩浆熔融透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