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计量学视野下2000-2008年中国大陆《金瓶梅》研究学术生态与走向分析(上)

来源 :《图书情报工作》杂志社、图书情报工作研究会第22次图书馆学情报学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dtk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文献计量学视野下运用布拉德福定律和普赖斯定律将2000-2008年中国大陆《金瓶梅》 研究成果予以量化分析,测绘并描述该研究领域研究者、研究机构及研究成果的聚集与发散规律,凸显研究个体的学术兴趣分布及可能存在的探索盲点,昭示既有成果学术贡献及对当下文化建构的价值意义与人文涵蕴……统计结果显示,2000-2008年中国大陆《金瓶梅》研究明显呈现出由之前随机偶发到当今集约式规整化大几率分布趋势,这不仅意味着该领域学术生态日趋走向成熟,同时意味着该领域正酝酿新的突破,预示着不久的将来极有可能产生新的分支或出现新的增长点,而内容上更新的文献将进入一个全面急剧增长时期。
其他文献
指出为使一些国家地质科技情报的服务统一在一个整体化的格局内,要求综合解决科学、方法、技术和组织等方面的问题,应在拟定解决方案时必须考虑由于国际上及建立的系统的情况而产生的诸多因素和条件。
网络信息资源的快速发展带来了信息环境的大变革,通过对信息行为及其主体特征的分析,提出通过开展信息用户及其信息行为研究、加强用户信息素质、加大信息保障建设力度、充分发挥图书情报机构的软硬件优势等多项提高用户信息行为能力与水平的措施。
文献资源共享是人类进步的标志,是图书馆深化服务的基础和事业发展的必然结果。随着计算机。在图书馆的广泛应用以及图书馆自动化和网络化的发展,文献资源共享的梦想将变为现实。文章阐述目前我国文献资源共享存在的问题,并对文献资源共享的基本思路和对策进行探讨。
虚拟馆藏代表着高校图书馆建设的方向,具有虚拟性、共享性、动态性、多样性、依赖性的特点。虚拟馆藏建设作为高校图书馆共建共享的资源基础,应成为高校图书馆建设核心。建设高校图书馆的虚拟馆藏应该遵循特色科学系统的原则,促进总体资源和谐共建,重视虚拟馆藏,逐步实现各种虚拟资源的共享。高校图书馆只有通过馆藏建设创新发展,利用虚拟馆藏提升服务能力和质量,才能满足信息化条件下读者需求。
本文分析总结了当前高校文检课的教学改革模式,并提出了知识经济时代,文检课教师提升专业素养的六个途径。
图书情报学教育指南,是图书情报学教育的基础。总结80年代以来,我国图书情报学教育的总体发展态势。简要分析英美两国、以及国际图联的相关图书情报学教育标准,提出构建中国大陆图书情报学教育指南之议题。
阐述了图书馆知识管理的内涵、基本原则、重点目标、组织机制、服务理念。知识服务的涵义、组织、开发、形式、营销,以及图书馆知识管理与知识服务二者的关系。
本文论述了开展虚拟参考咨询服务的意义。阐述目前我国图书馆数字参考咨询现状,提出了实现馆藏资源电子化:建立馆藏特色数据库;咨询馆员必须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和勤恳的敬业精神;确保咨询人员的素质;积极参与并推进虚拟参考咨询合作服务;开发实用软件;借鉴国内外的先进经验;实行虚拟积分奖励,建立咨询馆员激励制度八种策略发展虚拟参考咨询服务。
强调图书馆信息素养在网络信息时代的重要性,并对信息素养的概念、信息素养教育的内容进行阐述,同时提出对图书馆员信息素养教育的一些实施措施。
随着图书馆借阅、续借、预约、归还图书的逐步自动化,借助计算机能生成大量的报表,如何充分地认识图书馆图书借阅统计工作的重要性,如何有效地利用统计方法对报表进行分析,这是本文主要阐述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