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噻虫嗪·多菌灵悬浮种衣剂成膜剂组分的筛选

来源 :第十一届中国植物病害化学防治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ckwang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成膜剂是悬浮种衣剂的关键助剂组分之一,它决定着种衣剂的成膜时间、包衣均匀度、脱落率和种子安全性等.为筛选35%噻虫嗪·多菌灵悬浮种衣剂成膜剂组分,本文研究了11-1#、180#、23#和3#成膜剂对制剂贮藏稳定性、成膜性和出苗安全性的影响.结果显示,供试4种成膜剂在7%和10%的添加量下对种衣剂黏度无显著影响;将种衣剂热贮后发现,成膜剂在10%的添加剂量下与7%相比更有助于增加制剂的贮藏稳定性.4种成膜剂用于玉米种子包衣,成膜时间均小于2.2min,7%和10%的11-1#和3#以及7%的23#膜剂添加后,种衣剂包衣均匀度和脱落率检测均符合种衣剂国家标准.安全性试验结果表明,11-1#成膜剂对玉米和西葫芦种子出苗和幼苗生长安全,3#成膜剂可显著降低玉米和西葫芦的出苗率,23#和180成膜剂对玉米各项指标和西葫芦的大部分生长指标无显著影响.综合考虑,可以使用10%的11-1#成膜剂作为35%噻虫嗪·多菌灵悬浮种衣剂的成膜剂.本研究结果可为蔬菜和粮食作物种衣剂的开发提供参考.
其他文献
2015年、2016年两年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300g/L醚菌酯·啶酰菌胺悬浮剂对草莓白粉病有较好的预防和防治效果,可以作为防治草莓白粉病药剂登记使用,推荐田间使用剂量(有效成分)为112.5~225g/hm2.
为进一步明确辽宁省地区番茄灰霉病菌对腐霉利抗药性的相关信息,本研究鉴别抗性菌株与敏感菌株之间生物学特性上的差异性,并对抗性分子机制进行了研究,寻找分子水平上的差异性.结果发现,辽宁省番茄灰霉病菌对腐霉利的抗、感菌株之间在生物学特性上存在一定的差异.且抗性菌株在BcOS1基因上存在突变位点,发现两种基因突变类型:Q369P和Q369P+N373S,进一步对各突变类型菌株数目和分布地点进行分析发现,辽
为筛选出防治黄瓜白粉病的高效、低毒、安全的杀菌剂,通过进行田间药效试验对5种杀菌剂进行了药效比较.结果表明,80%硫磺水分散粒剂防治黄瓜白粉病的防效为84.07%;50%丙硫菌唑水分散粒剂的防效为79.15%;42%苯菌酮悬浮剂的防效为74.98%;25%吡唑醚菌酯悬浮剂的防效为70.02%;0.5%小檗碱水剂的防效为61.98%.在试验条件下5个试验药剂对黄瓜无药害.防治黄瓜白粉病应优先使用80
本研究为了探索几种杀菌剂对葡萄炭疽病的田间防治效果,通过田间小区试验,比较了苯甲·嘧菌酯,苯醚甲环唑,腈菌唑三种药剂对葡萄炭疽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325g/L苯甲·嘧菌酯悬浮剂1000倍稀释液,1500倍稀释液和2000倍稀释液,在连续喷雾3次,每次用药间隔10天,三次药后14天的防效分别是95.5%,82.7%和80.6%,明显优于10%苯醚甲环唑和40%腈菌唑对葡萄炭疽病的防治效果.
为了明确丙环·嘧菌酯在甜玉米上防治小斑病的使用技术.在大田条件下,通过4个独立的对比试验来验证,分别是不同药剂对比试验、不同水量对比试验、不同剂量对比试验和不同施药方法以及器械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不同药剂对玉米小斑病的防治效果:丙环·嘧菌酯略优于吡唑醚菌酯,差异不明显,但是明显好于吡唑萘菌胺;不同用水量的比较,结果如下:225L/hm2与450L/hm2的用水量明显比15L/hm2,75L/h
疫病、枯萎病等土传病害的侵染,严重影响矮牵牛的存活率.为保障其观赏性,本试验以“优绘+卉友”处理,探索该组合对矮牵牛苗期、盆栽和地栽3个栽培阶段的病害管理方案,以明确“优绘+卉友”对矮牵牛的保苗效果及对其生物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这3个时期施用“优绘+卉友”后,供试矮牵牛品种无药害现象发生,并且药后30天保苗率达到95%以上,明显高于对照的67.33%,有效保障了矮牵牛的观赏性.处理后的茎叶鲜
本研究对采自浙江省桐乡市的杭白菊叶枯病的病原菌进行了分离、鉴定,并对病原菌对多菌灵的抗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从病样中分离到的菌株回接试验中出现的症状与田间自然感病症状一致,证明分离物为杭白菊叶枯病的致病菌.该病原菌菌丝初为淡黄色,后为灰白色;培养25天后菌落上的黑色球形分生孢子器产生大量液体状的淡粉色分生孢子堆;分生孢子为单胞、无色、长椭圆形,大小(2.8~4.9)μm×(1.2~3.0)μm,
代谢组学是研究机体代谢网络和代谢产物整体变化及内在变化规律的重要方法,应用于杀菌剂作用机制研究可为已知机制的快速识别和未知机制的靶标作用途径分析提供重要借鉴.本文以双苯菌胺对灰霉菌的作用机制解析为目标,系统比对分析了病原菌的固体和液体培养法,以及固定菌丝质量、面积和取菌柄的样品采集方法对灰霉菌代谢组检测结果和双苯菌胺作用机制分析的影响.结果显示,4种方法获得的生物样品代谢组均能有效地将杀菌剂处理组
为了比较几种吡唑萘菌胺混剂对豇豆锈病和白粉病的田间防治效果.通过田间试验,结果显示,325g/L吡萘·嘧菌酯悬浮剂在390g a.i./hm2,250g/L吡萘·苯甲悬浮剂在300g a.i./hm2对豇豆锈病和白粉病的效果均高于90%,优于对照药剂300g/L苯甲·丙环唑乳油.结论是几种吡唑萘攻菌胺混剂对豇豆锈病和白粉病防效均优异,建议推广使用对豇豆长势促进效果更好的325g/L吡萘·嘧菌醇悬浮
采用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方法,研究了天津地区番茄灰叶斑病的病原菌种类;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了几种常用杀菌剂对番茄灰叶斑病菌的抑菌效果,以期为该病害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3株代表性菌株均鉴定为茄匍柄霉(Stemphylium solani).室内抑菌活性较好的药剂为氟唑菌酰胺、咪鲜胺及啶酰菌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