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合璧融会古今--宗白华意境理论之研究

来源 :2016年度安徽省美学学会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jlovew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宗白华是20世纪中国最有影响力的美学家之一.他身上鲜明地打着中西方文化碰撞的特有时代烙印.这一时期,是中国社会文化现代性彰显的时期,西学东渐,个人意识的觉醒,科学、民主成为时代主流.宗白华曾经是五四时期著名诗人,后又留学德国,有着深厚的西方文化背景.同时,宗白华是系统地接受过传统国学教育的最后一代中国知识分子的杰出代表: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的优良传统,文史哲兼通,文学、书法、绘画、音乐、舞蹈、戏曲、雕塑等诸门艺术触类旁通.上述知识背景对于宗白华的学术生涯无疑有着深远影响.“意境”作为中国传统美学的重要范畴,在文学、绘画、书法、音乐、舞蹈等艺术批评领域有着广泛运用。20世纪以来,梁启超、王国维等人对中国古代的意境理论研究做了初步的现代性转化尝试。宗白华在前人基础上,盗来西学的天火,融汇中国传统文化,把意境理论的研究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其他文献
  电影作为一种具有现代科学技术含量的工业文化产业,在我国得到认同并进行市场运作还是这些年的事。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之后,电影市场化正向纵深发展,步入轰轰烈烈的岁月。人们
  2010年末中国电影市场空前火爆,《赵氏孤儿》《让子弹飞》《非诚勿扰2》掀起大众观影的热潮,影院售票口竟然排起长队,甚至出现一票难求的景象。热议电影己成为社会热点话题
  世上任何物质都有气场伴生,气场的性质千差万别,其强弱是随事物本身及周围环境变化而不断变化达到动态平衡,气场与气场之间是互动的,在排斥的同时又彼此同化。在纪念中国电影
审美实践教学中,通过引导法与讨论法,探讨美与丑的多重辩证关系.审丑的存在解构了审美“中心主义”的自负与傲慢,其否定性的艺术批评,既是培养审丑能力,也是培养审美趣味.审
当下中国文艺批评的理论建构形态,马克思主义无疑占据主流话语位置;而与之不符的是,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却在当代艺术批评实践中出现了一定程度上的“失语”症候.究其原因,在
传播中的美学包括信息的关系和再现维度,是理性较模糊的意义类型.本文提出:新闻传播的真实宣称在社会承诺和社会责任方面产生了丰富的本体论影响.需要用审美体验而不仅仅是理
“日常生活审美化”的提出,为美学提出一个新鲜的视角,也带来一种全新的可能。但是,在当今的中国,“日常生活审美化”的语境与西方迥异,造成它既有解放的色彩,同时也可能达成资本与
本文将着重探讨如何利用影视媒介来提高安徽的文化影响力.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与市场经济的繁荣,城市与地区之间的竞争也愈加激烈.为了能够在城市竞争中脱颖而出,现代城市不
李泽厚的实践美学研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审美价值论研究,但又饱含审美价值论蕴涵.在其主体性实践美学中,李泽厚深入阐发了主体性、文化心理结构、积淀、情感本体等一系列范畴
本文通过对早期朱光潜从心理学时期到美学时期的考察,提出“人生是有机体”是早期朱光潜(1930~1948)美学思想的核心这一观点.以学术兴趣和研究领域分,朱光潜长达六十余年的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