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宏观经济波动的经验事实(1952-2006)基于样本时期和滤波算子的比较研究

来源 :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07013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有文献比较一致地报告了基本RBC模型及其扩展模型可以较好地模拟中国经济波动的经验事实,然而却发现了其中的三个不一致:一是模型模拟的就业与经验事实存在不一致;二是不同的研究所比较的经验事实不一致;三是制度性冲击使得1978年前后经济波动的经验事实表现出不一致。由此引发的问题是:发达国家稳态制度下的市场经济与发展中国家动态调整中的过渡经济能够分享同一个经济模型吗?中国在过去近60年的发展历程中,经济结构和政府政策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不同经济体制和行政控制强度对宏观时序产生的影响可能远远大于任何外部冲击。为此,要解决“西学东渐”过程中的“水土不服”问题,可能还是要更加深入细致地观察中国宏观经济的经验事实,找到影响经验事实计算偏差的因素:样本时期和滤波算子;并通过比较研究,确立最适合刻画中国宏观经济波动的近似最优滤波算子。
  基Lucas(1977)、Long和Plosser(1983)、Cochrane(1988)、Campbell和Mankiw(1989), Cogley(1990)等人的研究,首先把经济波动的经验事实概括为:(1)以宏观时序的标准差及其与产出标准差之比表示的波动性和相对波动性;(2)以产出与其他宏观时序之间的时差相关系数表示的共动性;以及(3)以宏观时序的自相关系数表示的粘持性。其次,分别选用三种最常用的时频滤波算子HP ( Hodrick and Prescott,1980) , BK ( Baxter and King, 1999)和CF ( Christiano and Fitzgerald, 2003)对中国1952-1977年、1978-2006年和1952-2006年内11大类55个宏观经济总量指标进行滤波处理,通过样本时期和滤波算子的比较,找到适合中国样本的近似最优滤波算子。然后根据近似最优滤波算子得到的结果,比较全面地展现建国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宏观经济波动的经验事实,为进一步模型化发展中国家经济波动的特点提供一个准确的参照标准和经验样本。
其他文献
本文认为,我们即将迎来一个和谐、合作、共生的时代,各国间的合作与共赢是这一时代的突出特征,第三亚欧大陆桥的建设符合这一时代的发展趋势,必将使地区各国从中受益.文章从
会议
区域经济的大整合已经成为当前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之一.大陆桥作为一种区域间沟通更加便利、快捷和高效的海陆国际联运方式,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大整合的必然选择.构建横贯
会议
建设第三亚欧大陆桥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主要有:大陆桥建设涉及国家多、区域广,国际协调难度大;在基础设施建设和相关政策、服务方面的协调存在难度;第三亚欧大陆桥运营效益不仅受
会议
会议
本文介绍了我国渔政管理机构的基本情况,探讨了渔政管理体制的内涵,并从机构性质、机构名称、管理体制、职能定位和执法模式等方面分析了我国渔政管理体制面临的主要矛盾和问
四房墩村由于兴办集体企业失败形成了沉重的债务压力.在农村税费改革的背景下,该村以土地承包权抵偿债务,导致农民占有耕地的两极分化.这个实例反映出村委会不仅可以不承担决
渔船交易是一种市场行为,但渔船作为利用特有公共自然资源的捕捞工具,具有行政管制的要求.当前,在我国渔船交易市场尚未建立的情况下,渔船交易往往通过私下交易或中介的方式
本文研究了在我国政府行政体制改革宏观背景和渔业发展与渔业管理新形势下政府渔业管理职能的转变.认为新形势下我国政府渔业管理应具备的主要职能为:渔业法制建设,渔业宏观
《物权法》已确认了养殖权的用益物权性质,但现行《渔业法》主要是从行政管理的角度对养殖权加以规范,造成养殖权物权化管理的制度缺位.本文根据《物权法》的基本规定,从《渔
《物权法》第123条对捕捞权的规定,将促进我国海洋渔业管理的改革,建立海洋捕捞权制度.海洋捕捞权制度,是一种以权利为中心的渔业管理制度,实现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其首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