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预NF-κB转录联合二甲双胍对肝癌细胞多药耐药逆转的影响

来源 :2015首都国际癌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omaoniaoni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干预核因子-κB(NF-κB)活化并联合二甲双胍,观察对肝癌(HCC)细胞多药耐药(MDR)逆转的影响与机制.方法:构建与筛选有效质粒pCMV-NF-κB-miRNA转染和/或以二甲双胍处理肝癌HepG2和HepG2/ADM细胞,以Western blotting和荧光定量PCR检测蛋白和基因表达,以CCK-8法分析细胞增殖,以Annexin-V-PE/7-ADD双染法检测细胞凋亡.结果:肝癌HepG2和HepG2/ADM细胞P-gp过表达与mdr1 mRNA (3.310±0.154)和NF-κB mRNA (2.580±0.040)表达密切相关;特异性miRNA干扰NF-κB基因转录并显著下调P-gp表达,使肝癌细胞对阿霉素敏感增加;二甲双胍预处理HepG2/ADM细胞后对阿霉素敏感证实通过NF-κB下调P-gp机制;miRNA干扰与二甲双胍同时应用显著下调NF-κB转录和P-gp表达,逆转肝癌MDR具有协同作用,且抑制细胞增殖,细胞周期阻滞并促进细胞凋亡.结论:以miRNA和二甲双胍经NF-κB通路下调MDRl/P-gp表达,有助于肝癌MDR的逆转.
其他文献
Objective: We are aim to identify some certain proteins that are related to breast cancer metastasis and evalu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nucleobindin-2 (NUCB2) and prognosis of patients with breast
目的 构建一个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 tumor cells,CTCs)捕获和检测系统,实现对上皮和间质表型CTCs的捕获和鉴定.方法 制备基于羟基磷灰石-壳聚糖的透明纳米薄膜芯片,偶联上皮细胞粘附分子(Epithelial cell adhesion molecule,EpCAM)和CD133抗体,利用免疫亲和原理捕获CTCs,采用量子点多色成像技术分别标记CD45(1:100)、
目的:分析TIPS治疗门静脉癌栓合并消化道出血和/或顽固性胸、腹水的技术与临床疗效.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13年1月91例门静脉癌栓合并消化道出血和/或顽固性胸腹水成功进行TIPS的患者.其中Child-P分级:A级18.7% (17/91)、B级42.9% (39/91)、C级38.5%(35/91).Ⅰ型15例、Ⅱ型23例、Ⅲ型41例、Ⅳ型12例.对TIPS相关的并发症、消
目的:分析TIPS联合其他介入技术治疗原发性肝癌合并门脉高压症的安全性及长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997年1月至2010年1月我院临床收治的261例肝癌合并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进行TIPS的患者,其中具有完整临床资料的患者209例.分析了手术安全性、门静脉压力变化,症状缓解、生存率、并发症等.并对五年以上生存及五年以下生存的患者的临床特征进行分析.结果:术前平均门静脉压力由(3.87±0.54
目的:分析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射频消融术(RFA)、或联合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等介入方案治疗的原发性肝癌(PLC)的长期生存患者的特征,探讨介入技术应用要点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97例经TACE/TAE、RFA、RFA+TACE/TAE、RFA或TACE/TAE+TIPS四种介入方案治疗的生存期5年以上的原发性肝癌患者的资料,按照肝功能、临床特征、病灶特征、介
目的:研究细胞减灭术(cytoreductive surgery,CRS)加腹腔热灌注化疗(Hyperthermic intraperitoneal chemotherapy,HIPEC)治疗卵巢癌腹膜转移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46例进展期(A组,FIGO Ⅲc/Ⅳ期,n=16)或复发性(B组,n=30)卵巢癌腹膜癌患者接受50次CRS+HIPEC治疗,分析其临床资料,主要终点指标为总生存期,次
目的 肺癌是我国的主要恶性肿瘤之一,它的防治仍是医学的难题。随着肺癌细胞增殖、瘤体增大、耗氧量增加,造成肺癌组织严重缺氧,诱导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过表达,刺激血管形成,促进肿瘤生长,加速转移。血管生成相关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缺氧微环境改变对肺癌预后存在明显相关,不仅影响肿瘤放疗、化疗,且更具侵袭性、更易转移,但其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为探讨缺氧相关血管生成因子表达对肺癌诊断及其
许多造血系统恶性克隆性疾病伴有获得性、重现性染色体异常,其中染色体交互易位是最常见的异常之一。对血液系统疾病患者所具有的细胞遗传学研究有助于理解造血系统恶性疾病的致病机制,提供诊断、独立的预后判断因素及微小残留病的监测依据,并有助于发展新的靶向药物。然而还有很多染色体异常发生率较低,与疾病的关联性不明确,临床意义有待进一步研究。其中,一种涉及1号染色体长臂和12号染色体短臂交互易位的核型异常——t
目的:建立一个快速、灵敏和专属性好的液质联用方法,来检测0期试验中抗肿瘤药替莫唑胺的血药浓度.方法:将血浆样本用甲醇和乙腈(1∶2 v/v,含1%甲酸)作为沉淀剂进行蛋白沉淀后,涡旋离心,取上清100μ L进样分析,使用PhenomeneC18 100A柱(3.0×50 mm),采用梯度洗脱,流动相为0.1%甲酸水溶液-0.1%甲酸甲醇溶液(洗脱梯度2∶98,1min;10∶90,1.5min;1
目的:评价单次静脉点滴极低剂量下注射用替莫唑胺在中国男性健康受试者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特征及安全性,为CFDA建立"中国零期临床试验指南"提供依据.方法:14名中国健康男受试者,给予静脉点滴2mg/m2注射用替莫唑胺,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一串联质谱联用(LC-MS/MS)方法测定给药后不同时间替莫唑胺的血药浓度并计算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1.本研究未观察到不良事件和严重不良事件;2.药代动力学参数: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