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1基因多态性在慢性HCV感染及治疗应答中作用的研究

来源 :第十届全国肝脏疾病临床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aolovey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明程序性细胞死亡-1(programmed cell death-1,PD-1)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s)与慢性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感染及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抗HCV疗效的关系. 方法:选择慢性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C,CHC)患者228例,采用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个体化方案进行抗病毒治疗,健康体检者81例作为对照组.TaqMan探针法检测PD-1基因多态性,分析患者及对照组PD-1.1及PD-1.3位点等位基因及基因型分布差异,并分析PD-1.1及PD-1.3位点SNPs与抗HCV疗效的关系. 结果:CHC患者组PD-1.1位点T等位基因、TT基因型携带率显著高于对照组(52.41%vs.43.21%,x2=4.409,P=0.044;27.43%vs.14.81%,x2=5.991,P=0.050);PD-1.1位点SNPs与完全早期病毒学应答及持续病毒学应答均不相关(P>0.05).PD-1.3位点在CHC患者及对照组均为CC型. 结论:PD-1.1位点T等位基因与HCV慢性感染相关,TT基因型携带者HCV慢性感染风险较高.PD-1.1位点基因多态性与抗HCV治疗病毒学应答无明确关系.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侯氏套针治疗效果对提高侯氏套针学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对心血管患者的生活质量的重要意义.方法:将98例心血管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9例和对照组49例,观察组以运用侯氏套针模式为框架制定一套完整的治疗方案.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对比两组心血管病急性发作期的症状改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症状改善缓解病痛疗效,降低死亡率的结论.及时的临床应用使患者缓解病痛,身心达到最佳的状态.
目的:探讨侯氏套针和太极神针疗法治疗效果对提高侯氏套针学和腕踝针疗法和太极神针疗法在腰椎疾病中的应用,对腰椎病患者的健康状况的重要意义.方法:将192例腰椎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96例和对照组96例,观察组以运用侯氏套针和太极神针模式制定一套完整的治疗方案.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对比两组腰椎病康复治疗的症状改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症状改善达到自理功能,降低致残率的结论.及时的临床应用使患者达到自理
目的:探讨侯氏套针治疗效果对提高侯氏套针学足底骨质增生疾病中的应用,对足底骨质增生后患者的健康状况的重要意义.方法:将100例足底骨质增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观察组以运用侯氏套针治疗模式制定一套完整的治疗方案.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对比两组足底骨质增生康复治疗的症状改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症状改善达到正常功能,不影响生活的结论.及时的临床应用使患者的身心达到最佳的状态.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上最常见的腰腿痛疾患之一,好发于青壮年,男多女少.发病部位以腰4-5,腰5-骶1椎间盘多见.腰椎间盘突出症系腰椎间盘退变后,在外力作用下,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刺激或压迫神经根、血管或脊髓等引起的以坐骨神经痛为主的症候群,表现为腰腿痛和运动功能障碍,有马尾神经损害时,可有大小便功能障碍,严重者可致截瘫.对患者生活、工作、心理均可造成极大影响.病人取俯卧位,找准痛点,用浮针从双侧面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35(IL-35)对重型肝炎预后的预测意义.方法:选择慢性乙型肝炎(乙肝)患者39例,其中慢性乙型肝炎(慢性乙肝组)19例,重型肝炎(重型肝炎组)20例,并根据重型肝炎组的预后分为存活组(n=15)和死亡组(n=5);另外选择健康体检者19例为对照组.采用ELISA法检测各组外周血IL-35表达情况,分析重型肝炎组肝功能生化指标与IL-35的相关性.结果:慢性乙型肝炎组、重型肝
目的:比较慢性乙型肝炎(CHB,Chronic Hepatitis B)患者单用替诺福韦或恩替卡韦治疗时β2微球蛋白、视黄醇结合蛋白及胱抑素C的动态变化,探讨β2微球蛋白、视黄醇结合蛋白及胱抑素C对慢乙肝患者早期肾功能损害的意义,为乙肝抗病毒的药物安全性提供更进一步的参考.方法:共纳入61例CHB患者,替诺福韦(300mg/d)抗病毒治疗患者31例,恩替卡韦(0.5mg/d)抗病毒患者30例,比较
目的:探讨APRI、Fibroscan(FS)对于评价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纤维化程度的有效价值.方法:220例CHB患者入院后1周内检测AST、PLT、FS指标,并完成肝组织活检.根据AST、PLT结果计算APRI.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检验APRI、FS评估肝脏纤维化程度的价值.结果:肝组织活检纤维化分期S1、S2、S3、S4分别有116例、59例、30例、15例.S1、S2、S3、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的手术治疗经验.方法:对59例原发性肝癌患者手术切除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右半肝切除术5例,左半肝切除术10例,肝右后叶切除术4例,肝左外叶切除术3例,肝局部切除术37例.结果:59例患者均治愈;术后出血2例,胆漏3例,胸腔积液4例,膈下感染2例,切口脂肪液化3例,切口裂开2例,出现腹水11例.第一肝门阻断47例,阻断时间10~45min,半肝血流阻断12例.术中出血20
目的:评价甲胎蛋白(AFP)和胆碱酯酶(ChE)在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慢加(亚)急性肝衰竭(HBV-ACLF)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观察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择天津市第二人民医院2009年1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67例HBV-ACLF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入院后0、2、4、8周血清AFP和ChE值,比较存活组和死亡组AFP和ChE的差异以及AFP和ChE对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67例
目的:评估基于Sofosbuvir方案治疗丙型肝炎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4月至2015年12月30例丙型肝炎失代偿期肝硬化接受含有Sofosbuvir方案抗病毒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估患者抗病毒治疗结束后12周持续病毒学应答(SVR12)、抗病毒治疗的安全性及对肝功能的影响.采用x2检验、Fishers确切概率法评估不同因素对患者获得SVR12的影响,采用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