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西方思想文化核心术语对我国语言文化的影响

来源 :天津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ccessw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球化背景中,现代西方思想文化在我国的传播主要表现为两大思潮,即人文主义思潮和科学主义思潮,其核心术语作为时代精神的表征,突出反映了现代化过程中人的问题、科学发展的问题和人类共同关心的问题,对我国读者和语言文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一方面,活跃了我国语言文化的思想表达,促进了新观念的形成;另一方面,开拓了语言文化研究的新领域,促进了理性思考.语言文化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具有特定的地域性、民族性和历史性,虽然它包含了某些共同的精神价值,同时也具有种种局限性.这种特殊形态的交流和传播,自然也会带来消极的影响.对此必须进行优化选择.现代西方思想文化是个矛盾的综合体,一方面体现出科学、民主、进步的精神,另一方面也包含了混乱、悲观、颓废、变态等因素。对西方文化的引进和传播不能像引进器物那样直接,必须重视其社会效益,加以合理取舍,以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加强对外来思想文化的理论评价,促进中外文化交流健康发展,规范外来语和网络语言在现代汉语中的应用。
其他文献
作为一种外来文化,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在中国生根、开花、结果,是因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具有相通性、均具有开放性以及二者可以实现双向互动,这为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了文化依据,使马克思主义从"欧洲形式"转化为"中国形式",呈现出中国气派和中国风格,成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协商民主是20世纪后期民主理论和民主实践的转向.中国共产党在抗战时期领导的"三三制"政权是协商民主在中国的一种实践雏形,它在指导思想与实际操作中与西方的协商民主理论与实践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但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它又既具有协商民主的一些基本特征,同时也体现出自己的中国特色,这些都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今天的政治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思考.
列宁关于通过发展生产、提高劳动生产率以及发展国家资本主义等多种途径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思想,是列宁探索处理社会主义社会人民内部矛盾取得的重要成果,是其晚年的重要思想之一,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意义。当前,中国社会仍处于转型时期,社会阶层分化重组仍处于动态变化之中,这其中各阶层之间由于贫富差距、城乡二元结构、腐败问题等引发的对立与矛盾愈发显现。因此,借鉴列宁晚年的思想,通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思想基础.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武装群众,使之普及化大众化,是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文化软实力建设的基础性工程.这也是在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挑战的考验中,提高中国共产党领导文化建设能力的重要问题.
由于学术规范和理论范式的不同,国外学者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性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政治体制改革,有各种不同的认识和评价.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和研究范式来解读,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历史唯物主义在中国社会主义问题上的具体运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中国政治体制改革体现的是实事求是的思想原则.
对崇高、神圣、威严等的敬畏是一种建立在理性思维基础上的心理意识,其在人类社会生活中具有重要的功能价值.本文试图通过对敬畏心、敬畏对象的历史考察,以说明其宜古宜今的重要社会功能.近现代以来,由于工业和科技的迅猛发展,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极度增强,于是在一些人的心目中,似乎人类真的可以主宰一切、征服一切了,可以对自然社会法则,全然不存敬畏之心了,似乎人已可以自由到不再有什么边界了。同时,市场经
近年来,出版界正经历由传统出版向数字出版的转型时期,出版领域面临一场历史性的重大变革.新的出版与传播方式引起系统内各要素的分解与重构.在经济领域,正在探寻适宜的营销模式;在法律领域,权利关系更加复杂,制度完善刻不容缓;在技术领域,防止网络侵权的手段任重道远.
文体翻译是翻译研究中最受瞩目的领域之一,但关于"文体"一词的内涵却是一个长期争论却无定论的话题.文章从奈达对翻译的定义入手,借鉴童庆炳的文体理论与韩礼德的语域理论,首先廓清了翻译研究中文体(style)的内涵,进而探索了作者文体意识与译者文体意识的异同、一名合格译者应该具备的文体意识.文章最后以实例说明了译者如何在翻译实践中把握和体现原文的文体特色,达到跨文化交际目的.
本文从外来词、字母词的形态结构及使用等几个层面,探讨了汉语中外来词、字母词的构词和使用特征,以及社会与文化因素对语言变化所产生的影响.对外来词、字母词使用中所存在的问题作了分析,并提出解决外来词、字母词使用规范问题的方法.
清代《易》学研究是清代经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经学之发达是清代学术的一大特色.研究清代《易》学有助于加深对清代学术特色的理解,有助于更为全面深入地了解清代学术.笔者在广泛披阅清儒《易》著的基础上,精心遴选出足以代表清代《易》学主要成就者,将清儒《易》学置于宋学和汉学的学术体系中,系统而有选择地加以探讨.纵观清代《易》学,经历了由宋学《易》到汉学《易》的发展历程。清代《易》学发展的第一个阶段是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