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龙门地区上寒武统崮山组沉积学与遗迹学特征

来源 :中国古生物学会第十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25届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by6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洛阳龙门地区暴露的地层为上寒武统崮山组。该组下部为深灰色厚层灰岩、灰色厚层白云岩和白云质灰岩,中部为浅灰色厚层泥岩、白云石和鲕粒灰岩,上部为竹叶状灰岩、白云质灰岩和砂屑灰岩。在白色微晶灰岩和褐黄色极薄层泥岩互层的沉积物中发现大量的遗迹化石。根据对岩性、沉积构造和遗迹化石的详细分析,介绍了崮山组从底到顶可以分为六个相带:泥灰岩夹颗粒灰岩相、生物扰动微晶灰岩与泥岩互层相、条带状鲕粒和生物碎屑灰岩相、条带状砂屑灰岩相、条带状砂屑灰岩、高生物扰动的薄层白云质灰岩和泥岩互层相、厚层白云质灰岩和白云岩相。
其他文献
本文运用扫描电子显微、光学显微镜以及超薄切片的方法系统研究了采自山西保德晚石炭世一晚二叠世地层中的454块样品,共描述16属21种的大抱子,其中3个新种。通过对Cystosporite
礁群落的演替与生物起源、辐射、灭绝、复苏事件的关系,是探讨生物礁宏进化规律永恒的主题。奥陶纪是地史上陆表海分布最广泛的时期,温暖海洋的广泛分布为各大动物门类提供了
作者以“华南蜓类属种及地层分布数据库”及“西南蜓类复合标准序列”的数据为基础。采用多种数理统计方法,对我国华南地区晚石炭一中二叠世蜓类动物群多样性的变化进行了系统
蠕形动物泛指无脊椎动物的一大类,包括很多门,一般身体延长,左右对称,多数柔软无附肢,蠕动运动。Mazon Creek动物群中的蠕形动物包括纽形动物、线虫动物、曳鳃动物、峪虫动物、环
Avalanche photodiodes(APDs) are promising light sensors with high quantum efficiency and low noise. It has been extensively used in radiation detection,laser ra
在华南,针对奥陶纪生物大辐射这一主题所进行的近10年的深入研究,以窥见奥陶纪海洋生物多样性演变的一系列关键细节。在华南开展奥陶纪大辐射研究具有一些独特的优势:1)这里的
会议
笔石的微细构造上保存有大量关于笔石动物群体发育的证据和信息,但是在通常情况下要获得这些微细构造并不容易,观察研究也需要一定的技术手段。近年来高新技术突飞猛进,为笔石微
湘西瓦儿岗剖面为全球寒武系第十阶“金钉子”候选剖面。为了研究寒武系碳同位素组成演化趋势及全球寒武系第十阶GSSP点位处碳同位素组成的演化趋势,野外从距寒武系底界SSOm处
会议
江山雄边A剖面寒武系含有丰富的三叶虫化石,由下向上可建立Hunanocephalus,Shabaella,Arthricocephalites- Changaspis. Ptychagnostus atavus, Peudophalacroma ovalis, Lejop
会议
华南地区寒武系时期岩相古地理分异显著,西北部为碳酸盐岩台地,东南部为江南深水盆地,二者之间为北东-南西向狭长延伸的江南斜坡带。湘西排碧剖面、王村剖面、罗依溪剖面等均位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