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民事立法中的习惯法研究

来源 :中国法学会2009民法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78207235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习惯法在人类历史上发挥的重要作用是无论如何强调都不为过的。特别是在制定法不发达时期,习惯法在规范人类行为、平稳社会秩序、化解社会纠纷等方面居功至伟。然而时过境迁,当代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科技等各个方面都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这与历史上习惯法发挥作用的环境相比可谓天翻地覆。由此带来的问题是,截然不同的社会背景对习惯法的作用发挥及基础理论的建构是否以及如何发生影响,这是本文讨论的动因所在。文章以我国民事立法中的习惯法为中心,共分六个部分:为了给后文讨论建立一个坚实的基础,首先厘清了多重语境中习惯法的不同含义,并将本文的讨论中心确定为民事立法中的习惯法;就习惯法在当代法律体系中的地位或习惯法的作用而言,与历史上相比,其总体趋势是逐渐衰微,本文没有将重点放在对这种衰微的表现,而是集中于对其原因的分析,从逻辑上来看,在这种社会背景之下和此种原因之中的习惯法,势衰不可避免;再次是运用比较方法,对当今世界各国中具有代表性民事立法中关于习惯法的规定进行对比,分析其特点及优劣,为我国立法提供借鉴;第四部分通过对我国民事立法中习惯法的梳理,一方面展示了习惯法在我国民事立法中的地位和现状,另一方面也在与前述各国习惯法民事立法的比较中发现其缺失和不足;第五部分以习惯法构成要件为中心并附加讨论了与此相关的习惯法效力渊源、举证责任等方面内容,在不同的社会背景之下,其应有不同的表现;文章最后为总结,综合全文并提出我国未来民事习惯法的立法建议。
其他文献
在我国民法典编纂问题上,合同、侵权行为以及不当得利和无因管理等具体的债应当入典,理论上当无异议,但是对于债法的内容应如何安排,即是否应设立债法总则以统帅各种具体的债,学界
会议
通过对两种形式主义的物权变动立法模式在调整无权处分和债权合同嗣后无效交易过程中的利益平衡机制比较,表明在调整复杂的利益冲突过程中,债权形式主义立法显得顾此失彼,且存在
会议
人们在享受互联网飞速普及发展和网络技术日益进步所提供的便利的同时,也更加为自己的隐私信息被任意披露而感到忧虑。本文以人肉搜索事件中的侵犯公民隐私权的现象为入口,通过
会议
我国民法对成年人中的意思能力欠缺者,在行为能力的设计上抽象的划分成两类型的模式,目前存在着诸多问题。未来民法典应取消无行为能力人一级的抽象划分,仅保留限制行为能力人。
物权法上的善意取得制度一般只适用于体现纯财产利益的财产,人格财产作为一类兼具人格利益和财产利益的特殊财产具有独特的法律属性,从充分地保护人格财产所彰显的人格利益和
“人格”一词是特定的历史范畴,在“权利能力”概念产生前,仅指自然人的民事主体资格。“权利能力”的产生是为了解决团体人格的民法地位问题,为了使生命体人格和非生命体人格在
我国《人身损害赔偿解释》的司法解释以及纠纷与判例引发人们对安全保障义务中“合理限度”的思考。帕斯格拉芙的世纪奇案诠释了英美法中的合理注意义务的含义,以此为例从比较
代位权制度是合同法中的一项重要制度,它对于保护债权人的利益、维护交易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已为各国所广泛运用,但该制度在我国还很不完善。债权人代位权是为维护交易安全
近期,肥城市内连续发生家庭自行污染所致食物中毒事件。特别是1999年7月24日,因食用被自己投放的灭鼠药“磷化锌”污染的熟猪头肉,所致一人死亡的恶性食物中毒案件,暴露了相
为探讨手臂振动对作业工人手部功能和神经传导速度的影响及其相互间的关系 ,我们对某砂轮磨光作业进行了振动参数的现场测试 ,并统计了作业工人手部症状、痛觉阈值 ,同时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