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发展的回顾与展望

来源 :中国北京城市学院,韩国庆熙大学,日本久留米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da_20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是从总体上归纳、勾画15年来中国经济发展的全景,总结了中国经济发展的若干特征和主要成就,介绍和评价了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政策取向。
其他文献
汶川地震的重灾区多为经济不发达的贫困地区,也是资源禀赋条件独特、地质地理条件敏感的生态脆弱区。灾后重建中如何有效调动社会资源筹措巨额资金、并抓住重建机遇增强重建地“造血”机能,实现长效投入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灾后重建中的首要问题。“5.12”汶川特大地震后,中央政府举全国之力调集人、财、物并通过制度和政策的供给,有效调动了政府与社会资源,保障了资金的持续、高效投入,并在重建中通过资源整合和产业互
5·12汶川大地震是建国以来我国发生的最严重的地震灾害,地震灾害引发的滑坡、堰塞湖和泥石流等大量次生灾害,对灾区的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都造成了严重的影响,灾后重建要以国务院发布的《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为指导,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尊重自然和社会规律,实施科学重建,以人为本,走循环经济、环境友好、资源节约、科学发展的道路,把灾区建成和谐社会的典范。坚持灾后重建的可持续发展战略,要着力抓好生态修复、
5·12汶川大地震是建国以来我国发生的最严重的地震灾害,对四川、甘肃和陕西三省的若干地区造成了非常严重的破坏。灾后重建要以国务院发布的《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的原则,尊重自然和社会规律,实施科学重建,以人为本,走循环经济、环境友好、资源节约、科学发展的道路,把灾区建成和谐社会的典范。
日本是一个地震多发的国家,如何设计模拟相关区域的防灾对策,不仅关系到普通国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也关系到灾害发生时应急机制发挥的功效。但是,当前日本地方地震预防方案的滞后性和应急机制的结构问题,都给日本未来的防灾救灾工作带来巨大的隐患。东日本地震,既对今后预防方案提出更高的要求,也暴露当前应急机制存在的薄弱环节。
文章比较研究近期国外大地震的灾后重建特点,总结我国“5.12”大地震的灾后重建经验,可以为今后世界各国的地震灾后重建提供借鉴,也可以进一步推动世界灾难学的理论研究。
本文对台湾九二一震灾重建中社会支持网络与运作进行了探讨,首先介绍了“紧急灾难福利服务提供体系”的组成部分与运作流程,并针对九二一地震时,各种类型的社会支持体系在南投灾区的运作结果提出评估,进行比较,并指出其在运作上存在的问题。最后,本研究对相关部门提出了改进建议。
本文对台湾九二一震灾社会福利资源整备与统筹机制工作进行了评估,指出在重建过程中使得社会资源的发放与配置并没有效率,需要的灾民没有得到适当充分的供应,而不需要者却又给与多余的救助,造成相当的浪费。文章进一步探讨了九二一震灾在社会福利资源之统筹机制上所出现的问题症结,提供未来思考方向,以建构有效、负责与公平的社会福利资源统筹机制。
本文以台湾九二一地震后集合住宅的重建经验,说明灾难发生后集体行动的可能与困境。政治学者对于墨西哥1985年地震的经验研究指出,天然灾害属于一种共识性的危机(consensus crisis),因灾民对于恢复家园重建生活的目标一致,所以较有可能放下个人的私利与理性计算,参与灾民的集体决策和行动。然而,人类学家对于发生于秘鲁1970年代的地震却也证明,随着灾后恢复的时间越长,一开始可以暂时搁置的个人利
本文旨在阐明,跨越国家主义这一现代模式,在现代和超现代的更替过程中,政治思想史上就实现东亚区域一体化而展开的主要争议。首先评价冷战结束后,不断‘深化’、‘扩展’的欧盟区域主义,并非为国家主义框架下实施的单纯的区域一体化,它促使了超现代复合型政治文明的形成。其次,重审东亚,尤其是韩国、中国、日本的现代史论述中,所涉及的‘区域’之谈在思想史上的定位。最后,通过评价,冷战结束、中国实施改革开放以后,韩国
世界经济表现出区域共同体趋势,其特点之一就是亚洲经济圈的迅速崛起。包括南北韩、日本以及中国的东北地区和俄罗斯远东地区在内的东北亚经济圈将很可能成为区域共同体。正在崛起的东北亚国家之间的经济合作将为该地区国家的经济发展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