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GWAS replication study identifies new susceptibility loci in IL10 and IL23R-IL12RB2 for Behcet

来源 :第八届中国眼科学和视觉科学研究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84545173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Objective Although previous 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ies(GWAS)in various cohorts have identified several susceptibility loci underlying Behcets disease(BD),this has not yet led to a breakthrough in the management of BD.
其他文献
软腭的重要功能是腭咽封闭,以实现吞咽、发音、防止进食返流等功能。软腭缺损后,腭咽闭合结构被破坏,导致患者饮食经鼻腔漏出,发音不清,言语障碍等。目前,赝复体仍是软腭缺损修复的主要方式。由于缺损部位解剖及功能的特殊性,要精确制取缺损区功能状态下(如吞咽/发音等)的印模,就需要一种在口内保持可塑性且不流动的印模材料。而常规的藻酸盐、硅橡胶、聚醚等均无法制取软腭缺损区的动态(吞咽和发音等)印模。
会议
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进程,我国口腔疾病患者的数量逐年递增,其中牙列缺失较常见。全口义齿修复可较好的恢复牙列缺失患者的面部外观、发音功能和咀嚼功能,但传统方法修复全口义齿可引起牙槽骨不断萎缩、吸收,不仅影响口腔功能,也给后续修复治疗造成一定的困难。生物功能性全口义齿遵循生物功能原则,义齿修复过程——印模,颌位记录,蜡型试戴等,均由患者行使肌肉功能运动取得。
会议
外伤导致的牙折裂和牙体缺损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之一。本病例采用微创和精密修复的方式实现对折裂牙的仿生和仿真美学修复,实现功能恢复和美学重建。
会议
一:基本情况 主诉:下前牙间隙数十年,要求关闭间隙 现病史:无殊;既往史:无殊;口外检查无殊.口内检查:31,41之间约1.5mm的间隙,31,41均无松动,无叩痛;牙龈未见明显异常,口腔卫生状况良好.下前牙牙龈曲线可,31,41之间的牙龈稍微降低.上下颌中线稍微不对齐.X线片检查:31,41牙根长度可,根尖区无明显的病变,牙槽骨轻度吸收,牙槽嵴顶影像清晰 诊断:下前牙间隙 治疗方案及处理:方案一
会议
康某,32岁,女性.主诉:上前牙牙龈出血肿胀一年.现病史:两年前上前牙行烤瓷冠修复,一年前牙龈肿胀出血.牙周专科检查:11、21、22不良修复体,牙龈红肿、质软,同名牙龈缘不对称,烤瓷冠边缘达龈下2 mm.出血指数(BI)3-4,探诊深度(PD)4 mm-5 mm,临床附着丧失(CAL)1mm-2 mm,无松动.X-Ray 11、21、22牙槽骨吸收1-2mm.
会议
患者,女性,30岁.因右下后牙食物嵌塞前来我院就诊,因长期出差一直未治疗,右下后牙充填多年,最近几周感食物易嵌塞,有冷热刺激痛,无自发痛,无夜间痛.口腔检查主要情况:45近中-合面-远中树脂充填欠密合,有继发龋,冷诊一过性疼痛,无叩痛,无松动,龈无红肿.X线片示:45近中-合面-远中树脂充填龈方均有低密度影像,近髓,根尖无阴影.
会议
窦道是慢性根尖周炎的特征表现之一,常位于病灶牙根尖区黏膜,但有时其形态、位置可发生变异。本病例患者左上尖牙唇向移位拥挤,牙根较长且向远中倾斜,其舌侧龋坏达髓腔,牙髓和根尖周的感染穿透软组织在左上第二前磨牙根尖区所对应的颊粘膜处形成窦道,呈乳头状突起。临床工作中应仔细检查,确诊患牙,以免误诊误治。拍摄诊断丝X线片有助于找到病灶牙,CBCT三维重建能够更清楚的观察病灶牙根尖周的骨质破坏,进一步确诊。
会议
目的 研究东部沿海地区Leber 先天性黑矇(LCA)患者遗传特征及临床表现方法 所有一出生或一岁以内即出现视力严重障碍患者在我院行眼底筛查(Retcam)和ERG 检查。按照LCA定义标准严格入组患者。配合者行OCT,荧光造影及欧宝广角眼底检查。所有入组患者均进行二代捕获测序筛查视网膜相关疾病基因。
Objectives 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1(IGF1)and 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1 receptor(IGF1R)have been shown to influence the development of form-deprivation myopia.However,genetic association between
Purpose Molecular basis for cornea guttata and anterior polar cataract remains idiopathic in most cases.Our aim was to identify the disease-associated gene in Chinese patientswith cornea guttata and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