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直径双相钢塔制造

来源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压力容器制造委员会2012年年会暨技术交流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gg042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乙苯吸收塔(T-10120)最大直径6700mm,制造过程三节简体组焊后的对角线有9000mm,而厂房行车吊钩至地面的距离只有9600mm,而且制造工艺要求设备上不能焊吊耳,翻转吊装难度大。在制造过程根据现有行车和设备的能力,采取措施,保证吊装、翻转的顺利进行。塔主体材质为2205双相不锈钢,对制造要求非常高,焊接过程线能量的控制范围窄,焊接难度高。根据焊接难点,采取焊接过程严格控制焊接线能量和层间温度,根据天气情况,适当控制焊缝冷却速度,保证冲击韧性和腐蚀性能;根据产品实际情况,在保证不影响焊缝质量的情况下,适当调整焊接工艺参数,提高焊缝一次拍片合格率。
其他文献
本文探讨了新型偶联催化剂POPd6的合成工艺,该工艺廉价、易操作,POPd6的催化活性高,对合成抗血小板药Eltrombopag的偶联反应起到了推动的作用。
以对苯二胺为原料,循环利用溴化钠所制得的仲溴丁烷为烷基化剂,无水乙醇为溶剂,饱和氢氧化钠水溶液为缚酸剂,合成了标题化合物。研究了仲溴丁烷加入量,缚酸剂滴加时间及后处理过程中无水乙醇洗涤次数对产物收率的影响。在确定m(无水乙醇):m(对苯二胺)=5.5:1,反应温度为75℃,反应时间为11h的条件下,以仲溴丁烷为烷化剂,适宜的反应条件为:n(烷化剂):n(对苯二胺)=2.42:1,缚酸剂滴加时间为4
合成了两种新型氨肽酶底物,脯氨酸氨肽酶底物和丙氨酸氨肽酶底物。合成方法是以间氨基酚,三氟乙酸乙酯为原料合成7-氨基-4-三氟甲基香豆素,再与氨基酸经酯化反应、用三氟乙酸脱保护合成目标化合物,中间体及目标产物的结构通过1HNMR、13CNMR、31PNMR和ESI-MS对它们的结构进行了表征。
采用超声波辐射技术合成了苄基芳基醚类化合物,并通过熔点、IR和1HNMR对所合成的化合物进行了结构表征。探索了反应物的配比、反应时间、反应温度、溶剂、超声波等因素对产率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合成条件。该合成方法具有操作简便、反应时间短、反应温度低、后处理容易、产率较高等优点。
通过标准物质的定义、分类、计量学层级和溯源体系模型等方面的介绍了标准物质对于化学成分量测量的重要意义。它是测量结果的质量与其溯源性之间的桥梁。同时也介绍了化学成分量测量标准物质的研制中出现的重点、难点以及标准物质应用中注意事项。
N-苯基马来酰亚胺是以马来酸酐和苯胺为原料,通过酰胺化、脱水等一系列步骤得到产物。本文重点综述了N-苯基马来酰亚胺的6种合成方法,分别为一步法、脱酸法、酯化法、醋酐法、共沸法和一锅法,并将各工艺进行比较分析。
以化妆品中中草药有效成分(阿魏酸和人参皂苷Rg1)的检测试剂研制为例,从技术层面探讨解决存在的问题的办法。研究结果显示,以水、霜化妆品为基体的,含有阿魏酸、人参皂苷Rg1的两类实物型检测试剂,各项指标检验表明符合以下技术要求:1)稳定性达半年以上;2)均匀性在统计学上无差异;3)各家实验室组内数据无差异,组间平均值无差异,测量精度相同,达到检测试剂的定值要求。
针对燃烧热测定实验成功率低、实验时间长、操作难度大的缺点,对燃烧热的坩埚材料进行改进,将传统的金属坩埚替换成石英坩埚,并对电极杆两侧面对称开槽,实验证明,改进后整个实验过程操作简便,时间大大缩短,取得了良好的实验效果。
在进行 AP1000 主管道焊接接头晶间腐蚀试验过程中,发现部分试件出现裂纹现象。为弄清该裂纹是否是由晶间腐蚀引起的,进行了一系列补充试验,并采用扫描电镜、能谱对焊缝界面及断口进行了表征分析,结果显示裂纹与晶间腐蚀无关。开裂现象可能与延伸率不够有关。通过分析,对ASTMA262E法的应用提出了一些建议。
以电站高压加热器SR775×110球形封头制造工艺为例,针对目前制造过程中存在的难点问题,对球形封头压制工艺进行技术改进和创新。在满足相关标准要求的前提下,将压制增厚在内外壁进行适当均匀分配,降低了材料消耗,明显提高了压力容器球形封头的制造技术水平和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