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灰葡萄孢代谢组的杀菌剂作用机制区组研究

来源 :第十届中国植物病害化学防治暨国际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cxd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代谢组学的发展为农药作用机制研究提供了强大的分析工具.为了建立杀菌剂作用机制快速分类识别方法,寻找不同机制杀菌剂对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作用的生物标志物,本文对B.cinerea代谢组及其在6类杀菌剂作用机制区组中的应用进行了系统研究.主要获得了以下几方面的研究结果:基于GC-MS分析平台建立了B.cinerea菌丝代谢组提取检测方法,代谢组提取溶剂为甲醇/水(v/v,80/20),提取剂量为每0.1g菌丝4mL溶剂,两步衍生化:30℃下甲氧基胺盐酸盐衍生化2h,37℃下BSTFA硅烷化6h.检测获得的B.cinerea代谢组,包含了245种代谢物,主要由氨基酸类、有机酸类、醇类、糖类等组成.其中,与NIST 2005匹配度大于80%的代谢物有56种.基于浓度为EC50的杀菌剂作用下GC-MS检测到的B.cinerea代谢指纹,采用IBM SPSS Statistics 21软件对供试的14种杀菌剂进行了层次聚类分析,其中呼吸作用抑制剂嘧菌酯和醚菌酯聚为一类;蛋氨酸合成抑制剂嘧霉胺和嘧菌环胺聚为一类;信号传导抑制剂腐霉利、异菌脲和咯菌腈聚为一类;甾醇合成抑制剂苯醚甲环唑和四氟醚唑聚为一类;多作用位点抑制剂福美双和百菌清聚为一类;聚类结果与FRAC作用机制类别一致,表明通过代谢指纹的系统聚类可以实现对杀菌剂作用机制的区组.β微管蛋白合成抑制剂多菌灵和甲基硫菌灵处理的菌株代谢组存在显著差异,聚类的距离较远,可能与甲基硫菌灵未经寄主活化有关.本研究中氟啶胺与嘧菌酯和醚菌酯距离较远,表明虽然同为呼吸作用抑制剂,但解偶联剂与复合物Ⅲ抑制剂在代谢组上存在显著差异.分析了多种作用机制杀菌剂在EC50浓度下对B.cinerea代谢组的影响,并获得了各类作用机制杀菌剂处理下病原菌代谢组中特征性调整的代谢物,这些代谢物为该类作用机制杀菌剂的潜在生物标志物,研究结果将为新杀菌剂作用机制的快速预测识别提供有效方法.
其他文献
通过对川藏铁路然乌—通麦段泥石流形成环境背景与泥石流分布的关系分析,确定了冰水泥石流危险性评价的流域特征和冰川冰湖特征两大类指标.根据各类指标对泥石流作用方式不同
会议
本文基于对结合带地质建造—构造特征深入的现场调查,结合区域地球物理场及深部构造信息,建立了结合带地壳结构的地质—力学概念模型.采用数值模拟分析方法,对结合带地壳岩体
会议
组成岩石的矿物类型、颗粒大小以及矿物结构,对于岩石在冻融循环下的损伤特性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选取西藏地区川藏铁路沿线的白云母二长花岗岩、变质砂岩和板岩,进行了冻融
会议
川藏铁路然乌—通麦段分布着大量的海洋性冰川,冰湖溃决是威胁该区段铁路安全和制约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地质灾害之一.本文针对川藏铁路然乌—通麦区段冰湖溃决灾害严峻的形势
会议
本文从帕隆藏布干流纵剖面坡降、裂点和凹度出发,结合流域构造、气象水文、地层岩性以及沿线阶地发育特征,对帕隆藏布干流进行分段,探讨其纵剖面形态的工程地质意义.研究认为
会议
川藏铁路帕隆藏布段发育有中国最大的现代海洋性冰川群,沿线冰川沉积物分布广泛,也是该段地质灾害发育的重要因素.帕隆藏布流域冰川分布及发育规律,决定了其冰川沉积物堆积体
会议
滑坡是山区常见的自然灾害,滑坡形成的相对较缓的地形却是山区铁路、公路、城镇建设难以割舍的场址,而对于规模巨大的滑坡,因存在治理难度大、工程规模大、方案决策困难等问
会议
鲜水河断裂带是中国西部一条重要的活动断裂带,总体上由8条分支断裂组成,全新世以来以左旋走滑为主,地震活动频繁,炉霍断裂是该断裂带内的一条重要分支断裂.本文在资料收集分
会议
为了研究多排桩组合而成的桩林结构对于高速远程滑坡岩屑流的防控效能和作用机理,以汶川地震诱发的谢家店子滑坡三维真实地形形态为原型,采用基于Voellmy准则定义运动阻力的
会议
  腐霉利是田间灰霉病害防治的重要农药品种,由于长期频繁用药,造成一些地区抗药性问题频发.根据已有研究报道,灰葡萄孢菌对腐霉利作用机制可能与病原菌体内的渗透信号传导及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