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入制剂毒理学研究的动物模型和方法

来源 :中国药理学会安全药理学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四届安全药理学国际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9iij9ijwh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吸入毒理学研究需要各种动物。其中啮齿动物是最常用的,但是近年来更加重视对大型实验动物的研究。适用于气溶胶吸入研究动物模型有几个方面需特别注意,包括呼吸道解剖,吸入制剂粒子沉积和清除特征,以及吸入制剂的暴露方法的接触和研究设计等因素。此外,也要充分考虑动物的大小、出生前后、寿命周期、实验操作难易度、饲养和训练难易度、和实验室条件和技术的可行性等因素。 吸入制剂不光是用于呼吸道疾病,原先一些系统性给药制剂如胰岛素、环抱霉素、抗生素等现在也可以通过吸入给药,其吸入给药的方式和优势逐渐被认识。吸入毒理学研究用的动物模型包含各种动物。在预试验中小型的啮齿动物如小鼠和大鼠通常是比较常用的,尤其是在探索剂量一反应关系、靶器官方面。小型的啮齿动物的另一个优势是其数量上不受到太多的限制,因为有些试验需要设置分组需要大量的动物数。小型的啮齿动物常用在吸入毒理学的致死量试验、生殖毒性、致畸性、行为学、代谢、毒代和致癌性等试验。更高级的验证性的试验常用大型动物如犬和猴等灵长类。用于特殊目的的动物包括仓鼠、豚鼠、家兔、猫、雪貂、羊、马和牛等。
其他文献
本文针对生物技术药物的抗药抗体检测、抗体的性质、对药动学的影响、产品特异性的免疫原性评价及ADA检测方法等内容进行了阐述。快速和可靠地预测生物技术药物在人体内的免疫原性对开发新的蛋白治疗制剂具有重要意义。持久的抗体产生需要刺激CD+T细胞,因此可以用人抗原提呈细胞(APC)和T细胞检测T细胞激活以评价蛋白多肤药物的免疫原性经过多轮体外T细胞激活或启动,刺激克隆扩增,再用ELISPOT法检测单细胞细
生物类似药发生免疫原性的常见危险因素主要包括产品因素、给药因素与患者因素。产品因素是引起机体免疫原性的主要因素。为得到高纯度、稳定性好、安全、有效的蛋白产品,生物制品的生产周期一般较长,包括宿主细胞的培养、及蛋白的生产、纯化、分析、制剂、储存等过程,这些过程中任何微小的改变都有可能改变药物的有效性、毒性及免疫原性。目前给药因素主要有给药途径、给药剂量、给药持续时间和联合用药等。当生物大分子药物与其
目的:研究人源单核细胞系28SC体外检测热原的可行性.方法:用28SC与浓度为0、10、100ng/ml的活化物calcitriol孵育48小时,将活化后的28SC与各类热原[革兰氏阴性菌(细菌内毒素LPS);革兰氏阳性菌(脂磷壁酸,LTA);真菌(酵母多糖,Zysoman)]共同孵育18~22 h孵育,以酶联免疫分析(ELISA)法检测孵育体系中相关细胞因子(IL-1β、IL-6、TNF-α)的
体外热原检测新方法依据人体发热机理设计,其原理以应用人源单核细胞在体外进行热原检测为基础,即外致热原进入人体后,可通过结合细胞上的Toll样受体激活人体中单核细胞,诱导其分泌内致热原,主要包括IL-6、IL-1β、TNF-a等细胞因子,这些细胞因子可作用于人脑中的体温调节中枢,进而引起机体发热。该类方法具有能较真实反映人体发热机理,不使用动物,能检测出较多种类的热原物质及可被广泛应用等优点。国外对
目的:研究内毒素或其他热原物质诱导人混合冻存全血产生细胞因子的量效关系,对4种注射液的热原进行检测,探讨该方法用于中药注射液热原检测的可行性及干扰因素.方法:将不同个体来源的新鲜全血等体积混匀,再将DMSO多次少量,缓慢加入新鲜全血(V DMSO/V总体积=10%),充分混匀,每管1.0ml分装于冷冻管,放入程序降温盒置于-80℃冰箱中进行冷冻保存.冻存一个月后,自冻存容器内取出冻存管,40℃水浴
目的:对开展的中药注射剂评价性检验进行安全性与生物活性检测的初步研究.方法:用药物安全性评价的方法结合中国药典《中药注射剂安全性检查指导原则》和《中药生物活性测定指导原则》等对部分中药注射剂的小鼠LD50及可信限、豚鼠毒性试验结果进行测定,以建立异常毒性、过敏反应等安全性检查方法;通过耳缘静脉注射15 EU/ml的细菌内毒素溶液1ml/kg,复制家兔发热模型,采用热原检测方法测定解热类中药注射剂对
对于安全性药理试验,质量保证主要包括人员、试验方案、操作、仪器以及相关原始资料等。对于人员特别是SD以及一般的试验人员应该符合各中心相关的资格准入规定,特别要关注的是是否进行了相关的培训,对于实验人员是否注意到了试验方案的特别要求;试验方案的检查应根据各中心相关SOP的规定以及具体实验的特点进行检查,是否符合试验方案的格式以及检查要点,重点关注方案中供试品分析的内容,供试品的浓度、均一性、稳定性等
目的:本文通过建立APAP急性肝损伤模型,在给予APAP前后不同时间点给予正柴胡饮浸膏,采用代谢组学技术并结合临床生化指标综合评价正柴胡饮的保肝作用,寻找与毒性作用相关的的生物标记物(群),为探讨正柴胡饮的解热和保护肝损伤作用机制提供依据依据。方法:采用灌胃给予500mg/kg APAP建立急性肝损伤小鼠模型。设置合理实验方案,进行研究。结果:常规生化指标的结果表明,正柴胡饮单次及多次给药均可降低
目的:观察单次灌胃给予盐酸莫西沙星片对清醒Beagle犬ECG-Ⅱ的影响,重点关注药物对QT、QTc及心率的影响,为该药物的临床运用安全运用及其作为验证心电检测设备的阳性药物的可能性提供参考.方法:将一般状况良好的6只健康Beagle犬,雌雄分开,进行试验操作,先将其作为溶媒对照组灌胃给予纯水并按要求采集数据,待所有动物数据采集完毕后,再将其用于莫西沙星组灌胃给予盐酸莫西沙星片溶液.并对两组做相应
目的:采用小鼠单次灌胃给予MLJ,观察其对小鼠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推测其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毒性作用,为供试品的安全性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小鼠单次灌胃给药后,分别进行一般行为观察、自发活动观察、对运动协调能力的影响试验及与阈下剂量戊巴比妥钠的协同作用试验.各试验分设溶媒对照组和MLJ7.50, 15.00和30.00g/kg.bw三个剂量组,其中在自发活动观察和与阂下剂量戊巴比妥钠的协同作用试验中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