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纠错机制实现精准宏观超分子组装

来源 :中国化学会2017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ric727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宏观超分子组装,是微米及以上尺度的构筑基元通过分子间相互作用组装成有序结构的过程。不同于传统多级多层次自组装构筑体相材料的方法,宏观超分子组装通过大尺度构筑基元的直接组装获得体相材料,有望加强构筑基元对材料性能的直接影响。然而引入额外动力驱使宏观构筑基元发生运动与碰撞,导致了更多的动力学可能性,因而最终的组装结构有序度较低,不利于实现材料的功能化。尽管引入长程力进行预组装或者进行各向异性修饰可以一定程度提高有序度,自组装过程对出错的不敏感性依然导致组装结构存在一定的缺陷。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基于动态组装/解组装的自纠错机制,即选择合适的能量介入,选择性地将缺陷结构解组装而同时不影响完美结构的存在,随后进行再组装,通过解组装/再组装的多次迭代循环,可以实现平行、大规模、精准组装,从而为自组装方法构筑有序结构和功能材料提供新的思路。
其他文献
负载金属纳米粒子的复合微球,依靠微球表面金属纳米粒子的表面等离子共振作用增强材料内部及周围附近区域的电磁场,赋予自身具有不同于一般传统材料的特殊性能,从而使其在生物医药、光电及催化领域等受到广泛应用。
我们的前期研究工作表明,通过控制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聚合物胶束与DNA 间可以发生精确的自组装行为,并得到结构精确的组装体。在近期的工作中,我们进一步地将所获得的结构均匀的蠕虫状聚合物胶束结构稳定化,将其用介孔二氧化硅或MOF 杂化后在溶液中构建该线性材料的三维网络,再将其分别用于蛋白/染料体系的分离及催化反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另外,将MOF 杂化的蠕虫状胶束构建的三维网络作为均匀高效掺杂的平台
随着温室效应与环境问题日益严重,二氧化碳的吸收与利用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研究者的关注.经过几十年的飞速发展,科学家们已经在CO2 捕集与转化方面取得了巨大的突破,不断地开发出各种高效捕集CO2 的材料以及高效转化CO2 的催化剂.CO2 可控捕集、脱附及转化一直以来都是研究热点,但这三个过程的串联反应却鲜有报道,使得这些材料应用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我们基于两亲性可控乳液的技术,利用聚乙烯亚胺(PEI)的
超支化聚合物是继线性、支化、交联聚合物之后的第四代高分子,具有高度支化的三维球形结构.2004 年,我们发现超支化聚合物可以自组装形成囊泡,并将其命名为“支化聚合物聚集体”(Branched-polymersomes,简称BPs)等.此后,我们陆续开发了多种BPs,并细致研究了BP 的结构和组装机制,揭示了其在细胞仿生、生物医药、化学传感等方面的应用.在本报告中,我们将系统报道近年来我们课题组在超
对于生物标志物的检测与成像在疾病诊断、病理分子及疗效评价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高分子化合物具有结构设计的多样性和灵活性、易于实现水溶性和低毒性等优点,并易于经自组装形成二维或三维结构。我们利用非共价键相互作用构建了基于高分子纳米体系,并考察了体系的荧光检测与成像功能;这些体系具有以下特点:(1)具有低细胞毒性,可在水相和/或生理液中实现对一些重要生物物质的检测;可实现对细胞内源性活性氧物种的检测,并
晶体中的化学反应是一类绿色、高效的绿色合成方法,逐渐应用于指导化学键的形成,化学工作者利用该方法实现了高转化率和高区域选择性的化学反应。我们课题组借助于金刚石对顶砧的原位测试系统,实现了螺吡喃及其衍生物压力下晶体中的异构化反应,这一反应的发生主要源于压力下反应体积减小。通过调控位阻效应、电子效应、取代位点来实现对开环反应压力阈值的调控。反应过程中晶体颜色变化明显,有望应用于力致变色材料制备中。进一
螺旋结构是生命体系中最神秘的结构模型,其在生物高级组装体的形成及其行使生理功能过程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常见的天然螺旋结构包括蛋白质α-螺旋以及DNA 双螺旋等,它们是构筑生物高级结构的中心结构基元。螺旋结构的功能体现在生命活动过程中的各个方面,例如高级拓扑结构的进化、分子识别、催化、物质传输、复制、信号传导等。因此,模拟螺旋结构不仅有助于认识螺旋结构的动态结构本质和潜在功能,而且有助于发展新型
具有螺旋结构的手性材料在手性识别,手性发光,手性催化及负介电材料等领域具有广发的应用价值。利用超分子组装来制备可控螺旋结构的手性材料是目前高分子研究的一个前言课题。目前这一研究多集中在溶液环境螺旋结构的制备,而对薄膜和本体材料中手性螺旋结构的制备和性能研究还少有报道。本课题中我们利用小分子诱导嵌段共聚物组装的方法,以外加手性小分子为手性源,和不同的嵌段共聚物进行组装,通过调节嵌段共聚物的分子量和手
具有环境刺激响应性敏感的微纳米图案在智能表面和器件等许多领域如可逆黏附和润湿性、智能传感器等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然而如何实现动态调控材料表面微纳米图案仍然十分困难。最近我们课题组提出了一种利用Diels-Alder 动态化学反应(D-A 反应)来制备可逆的褶皱微纳米图案化智能表面的新策略。将含有呋喃的聚合物和双马来酰亚胺涂布在弹形体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通过控制表层D-A 反应的交联程度来实现对
嵌段共聚物引导组装是潜在制备5nm 或者更小尺寸节点(node)的技术之一。我们课题组致力于将引导组装整合到目前半单体行业的光刻流程中。本报告将汇报我们课题组在大chi 值嵌段共聚物引导组装、ABA 三嵌段共聚物引导组装和均聚物分子刷这三个研究方向所取得的最新进展。一、通过ABA 三嵌段共聚物的结构设计,实现了同一个嵌段共聚物在四方、六方和线型化学图案上的同时引导组装,将有助于实现采用同一个聚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