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流方坯连铸机中间包流动特性的研究

来源 :第十五届(2011年)冶金反应工程学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ezhe_12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水力模型实验,研究了南钢四流大方坯中间包改造前后的钢液流动特性,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控流流方式对流动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原中间包冲刷包壁严重,且各流间的流动特性差异较大,尤其是近水口的2流、3流存在明显短路流,存在较大的死区;改造后中间包消除了冲刷包壁带的安全隐患,当采用冲击台+斜孔导流围墙时,钢水在各流间分配合理,各流间相应时间基本一致,钢水平均停留时间长达9-lO分钟,死区体积稳定在20%以下,有效地促进了生产顺行和铸坯质量的改善。
其他文献
应用对侧顶复吹AOD精炼过程提出的新数学模型于120 tAOD炉内304型不锈钢的精炼,以28炉生产数据对该模型作了检验.结果表明,该模型可精确估计吹炼过程中钢液内碳、铬、硅、锰的浓度和熔池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氧化精炼过程中各元素间的竞争性氧化和氧的分配率,氩气搅拌和还原精炼过程中各氧化物的竞争性还原及其供氧率,均可用各反应的Gibbs自由能来表征和确定.对本工作条件下120 t AOD炉内304型
将顶底复吹条件下液体的流场视为底吹和顶吹气流共同作用的结果,分别建立了纯底吹和纯顶吹条件下VOD钢包内钢液流动的三维数学模型,由两者的合成给出了该精炼过程中钢包内钢液流动的数学模型。在该模型中,基于双流体模型处理了气液两相流,并采用了修正的k-ε双方程模型;将项枪气流在熔池液面形成的凹陷面处理为旋转抛物面,以标准k-ε模型估算相应的液相湍流。给出了各有关的细节。
底吹技术是实现连续炼铜的关键技术之一,底吹过程是一个利用气泡上浮驱动熔池内金属液循环流功来加快传递的过程。通过底吹转炉水模型实验,研宄底吹造锍转炉中喷嘴数量、喷嘴角度、喷嘴直径、气流速度等因素对转炉熔池气泡大小,气含率及液面喷溅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喷嘴直径的增大不利于气泡微细化,且加剧了液面喷溅现象;喷嘴角度的增大有利于减小喷溅,对气泡大小影响不大,但气含率下降:气流速度的增大有利于气泡微细化,
在2580m3高炉贮铁式出铁主沟1:20的水力学模型上进行了铁水流动实验和停留时间测定,并用CFD数值模拟FLUENT软件,将紊流研究中的RNGκ-ε模型与VOF(Volume ofFluid)方法耦合,对原实际铁沟内铁水的流场进行三维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铁水在主沟内的平均停留时间较短,湍流脉动较强:在铁水落点周围存在涡流现象,落点距离为1.2m,且主沟前端5.0m范围内湍流发育完全沟壁受冲刷最严
为了模拟COREX溶化气化炉软熔区域,建立了COREX熔化气化炉热态模型,设有热电偶和脱察面板,可获得模型内部信息。在热态物理模拟实验中,考察了排科速度、石蜡玉米体积比、风温和风量等操作参数对软熔区域的影响。实验发现,随着所选实验参数的增加,风口回旋旋区发生塌料现象的可能性增加,并获得了操作参数对软熔区域高度和厚度的影响。
运用商用CFD软件对氧气底吹造锍炉按1:5比例制作的水模型,进行三维两相流模拟。采用欧拉-欧拉法双流体模型描述液态铜锍中气体射流搅拌过程的两相流动及气体分布,湍流模型使用了标准κ-ε模型。重点分析了不同喷口直径、喷气速度以及喷气角度对炉内气液两相分布和速度场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大喷口直径和喷气速度均能增加气体在液相中的分布,斜吹可以减弱高速射流对熔池的冲击。模拟结果与水模型试验结果对比表明,该模型
在箱式混合澄清萃取槽内,混合室混合效果的优劣直接影响萃取效果,为掌握搅拌作用下混合室内的混合情况,本研究利用数值模拟软件FLUENT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混合室内流场情况进行模拟,考察了采用六直叶涡轮桨,搅拌转速800rpm,油水两相进口流速分别为2.2m/s和1.1m/s时混合室内的流体流动情况,结果证明混合室内流场基本符合六直叶涡轮桨的搅拌特点.
微生物冶金是微生物学与矿物加工学相交叉而产生的一门新兴的边缘科学,开展这方面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及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介绍了微生物在硫化物浸出、贵重金属提取及在碳酸盐和二氧化硅等方面的应用及浸出机理,并介绍厂该技术的历史沿革和发展现状。
根据相似原理建立了1:4的中间包物理模型,采用水力学物理模拟的方式研究了流量、熔池深度以及中间包长高比对大容量模铸中间包内钢液流动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流量增大,中间包内钢液平均停留时间变短,不利于夹杂物上浮;熔池深度和中间包长高比增大,平均停留时间变长,夹杂物上浮率提高,但熔池深度和长高比超过一定范围,会形成较大的死区,中间包利用半降低;综合以上因素,得出大容量中间包利于生产的熔池深度为15
在KCl-KF熔盐体系中,WO3、B2O3为电活性物质,研究采用电化学高温合成法制备硼化钨的可行性。研究了0.5-1.0 A/cm2电流密度下、750-850℃电解温度下,产物的物相组成与产物形貌及粒径大小。结果表明:采用电化学方法得到两种钨硼化合物WB和WB4,750℃电解温度下所得产物粒径为200nm,温度升高产物粒径增大。电流密度为0.5/cm2时,产物在电极表面附着性较好,电流密度升高附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