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美案”与台湾国民党当局对台湾法律地位问题的初步应对

来源 :中国社科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qiang1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台湾地位本不是一个问题,虽然存在意识形态上的对立,但海峡两岸都一直坚认台湾是中国固有领土的一部分,其地位早已为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所确认。杜鲁门借控诉美国侵台案企图将台湾问题国际化,借助联合国解决台湾问题。台湾力图反对美国将此案提交联合国安理会讨论,但在苏美等操纵联合国的情形下,这个愿望很快落空,在此种状况下,台湾后退一步,希望联合国安理会只讨论美国侵台问题,而不要涉及台湾政治地位问题,更不希望联合国组团到台湾实地调查,并一度表示不惜使用否决权。为了寻求最终的平衡,台湾最终选择了一条中间道路,既不反对美国的建议,也不允许联合国讨论台湾法律地位问题。
其他文献
@@2010年是台湾光复65周年,也是中华民族抗日战争胜利65周年。1945年,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中华儿女,经过八年浴血奋战,战胜了不可一世的日本帝国主义,最终赢得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作为这一胜利的成果,台湾同胞终于摆脱了长达50年的日本殖民统治,回到祖国的怀抱,实现了两岸同胞团聚一家的历史新局面,这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无比辉煌的伟大事件。回顾台湾同胞武装抗日斗争史实与回归祖国的光复历程,
会议
日据下成长起来的一代台籍精英,反对台湾总督府的独裁统治,要求直选地方领导人,遭到残酷镇压。台湾光复后,他们渴望分享政治权力,取日本人而代之,满足他们建设家乡的愿望。陈仪建立台湾省行政长官公署,起用亲朋故交,闽浙籍官僚垄断了政府的主要权力,将大陆任人唯亲那一套带到台湾,行政低效,严重挫伤了台籍精英建设家乡的积极性。他们视长官公署为新总督府。台籍精英纷纷参选省县市参议员,在各级参议会畅抒已见,批评长官
@@本文所利用的材料是族谱中难得一见的巽敷,其中记录了家族中成员婚姻的各项资料,可作为实际例证加以统计观察,或可为妇女守节问题研究提供另一种参考视角。
会议
@@1793年英国马戛尔尼使团访华,是中英关系史上的一个重要事件。围绕这一事件,中外史学家展开了热烈讨论,产生了一批富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其中英美学者普理查德( Earl H.Pritchard)、让-路易-克莱默-平(J.C.Cranmer-Byng)、何伟亚(James L.Hevia)、奥布里-辛格(Aubrey Singer),法国学者阿兰·佩雷菲特(Alain Peyrefitte),中
会议
从17世纪末开始,俄国实施欧化改革,实行重商、鼓励航海,国势渐盛。而古老的中华帝国仍然重农抑商,禁止航海,国势趋衰。到18、19世纪之交,俄国不但开始称霸欧洲,且开始关注远东。嘉庆十年,俄国为了扩大对华贸易、解决中俄东段边界问题,特派遣庞大的戈洛夫金使团访华。然基于中俄文化背景有异、双方互知甚少,从一开始中俄双方就在诸如礼仪等问题上发生冲突,最终导致俄国使团半途而废。但是,事后中俄双方基于国际国内
@@台湾学者开始研究晚清外交史,始於1950年代中期。当时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以下简称近史所)自外交部接收到晚清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档案。近史所的研究人员如黄嘉谟、李国祁、吕实强、王而敏、李恩涵、王壅、赵中孚、王树槐、林明德、王家俭等,在整理外交档案的过程中,开始研究晚清外交史;约在同时,王而敏、李国祁等也从事外交思想史的研究。
会议
@@古谚“人生七十古来稀”,比照于近代中国社会,并非夸张。陈兰彬以56岁的阅历,于同治年间率中国第一批官派幼童赴美求学:旋任清朝驻美国、日斯巴尼亚(西班牙)、秘鲁公使,承命维护美洲华工、华侨的权益。于“甲子”“古稀”岁月使美十年,其筚路蓝缕之精神、勤勉之作风、沉稳之品性,展示了早期外交家的时代风采。
会议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有千余名德国、奥地利军人作为战俘被中国收容。他们或来自德奥两国驻华使馆卫队,或来自德国海军舰队,更有许多从西伯利亚的俄罗斯战俘营脱逃而来。中国政府“本宽大矜怜之意”,先后在北京、南京、黑龙江和吉林等地设立多所俘虏收容所,并依照相关国际法准则,对这些战俘给予了极大的优待。与此同时,中国政府也制订并颁布了一系列与国际公法相衔接的法律法规,建立起一整套战俘收容与管理制度。一战时期中国
@@甲午一役,东邻小国日本大败“天朝上国”清朝,从此改变了隋唐以来日本师学尊崇中国的格局,开启了日本侵略中国的序幕。面对这场惨败,中国朝野谔然、惘然,不知所由。而在日本则是酝酿己久,且早已把清朝内瓤腐败、徒有空架的国情尽在掌握之中,故能鼓勇而一战,且一战而能胜。而这打探虚实、“掌握国情”的作业,主要是甲午战前来华的日本考察者承当的。
会议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作为反法西斯同盟国的重要一员,为打败德日法西斯捍卫人类正义与世界和平,做出过重大的贡献。除了在抵抗日本侵略的亚太主战场,中国自始至终抗击了日本陆军的主力,确保了盟军在欧洲与太平洋的军事行动顺利进行而外,在二战的秘密战线上,中国的情报特工机构也曾做出过特殊的贡献。特别是在二战中两大事件——“珍珠港事件”和“德军攻苏”预报方面,中国情报机构曾猎获过日方重要情报,并通过重庆和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