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生态学--展望中国国家公园未来的新视野

来源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风景环境规划设计学术委员会2014年度学术交流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wy1987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872年,美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国家公园,黄石国家公园,在往后的一百多年中,北美、南美、非洲以至欧洲的多个国家都逐步创建了各自的国家公园.目前全球已有125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9832处国家公园.国家公园建立的实证告诉人们:国家公园的建立既达到了一个国家对本国自然和人文景观资源的有效保护,又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通过适应性的局部合理利用,实现整个国家公园大范围甚至涉及一个地域的有效保护.与此同时,又为本国以及国外公众游客提供了更丰富、更独特的游览目的地.国家公园已被证明是一种能够更合理的承担本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合理利用的重任,并能够使区域“三驾马车”(生态、经济、社会)都取得一定成果的当下,仍然会出现众多难以解决的问题。人类生态学研究的主题是人与环境的关系,只有当人类进入到“自觉人”的阶段,人类才有这样的“理性思维”,有意识的去认知自然。如何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如何处理与解决人类与大自然的矛盾关系,是对于我国国家公园未来建设不可回避的现实。本属于哲学范畴的“人类生态学”,在全球环境危机加剧;人类生存环境日益恶化之时,给人们提出了这样的箴言:“过去将人类和自然截然分开而进行研究的做法己不能满足人类对解决各种尖锐环境问题的需求,将人类生存发展及自我完善所产生的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视为敌对因素是不可能真正解决这种危机的,只有把这些影响纳入整体生态系统中进行系统研究,而不是将这视为干扰。”这样的思维方式应该成为探索我国国家公园建设的启示录,也许这正是国家公园的精神之所在。
其他文献
国家公园起源于美国,当今我国的国家公园刚刚起步,其对于我国的生态可保护和社会发展的推进作用得到了各学界的一致认可.然而我国现在所进行的国家公园规划在内涵特征、评价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建立国家公园体制的要求,国家公园上升为国家战略.不少国家建立了国家公园体系,为我国提供了有益的参考.笔者以国外有益经验为基础,结合中国实
本文以大足石刻世界文化遗产旅游区旅游概念规划为例,对世界文化遗产区的风景环境营造进行研究.主要有三大内容:一、提出“三大圈层”的旅游区发展战略,创造良好的风景环境.
文章总结回顾了云南建设国家公园探索的历程,重点介绍了香格里拉普达措国家公园规划设计与建设10年的经验.规划设计遵循了三个原则,建设要与环境协调、设施是景观的构成部分
以泰国为典型的东盟国家,非常注重自然生态区域的保护,制定了统一的法规,设立了完善且统一管理的保护体系。在具体的管理过程中,注重更大区域和总体的研究,优先确定边界,强化巡护管
长期以来,注入式的课堂剥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忽视了学生语用能力的培养,学生缺乏语言的输出.交流是语言教学的本质,没有交流,教学就无法进行.提问,是提问者发出信号,以引起
期刊
N,N-二甲基甲酰胺(DMF)是一种用途极广的化工原料和性能优良的溶剂,主要应用于聚氨酯、腈纶、医药、染料、电子等行业。为了消除废水对环境的影响,也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必须对DMF废
中国园林是传播中国文化的重要载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三千年的中国园林的发展历程中,始终遵循人与自然的和谐主题,“虽由人作,宛自天开”创造出多变的艺术形
“我的教学观经历了从‘教师本位’到‘学生主体’的变化,我意识到教师的角色日趋多元:课程开发者、引导者、教练员、乃至观察者、管理者等等。多元的教师角色背后隐含的恰恰
文章分析和预测我国风景园林行业的发展阶段,不能脱离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背景孤立地进行分析和判断,而应当把行业置于个人的发展、国家和民族的复兴、人类的进步途径这个大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