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题材纪录片的创作模式流变

来源 :“媒介视域下的艺术变迁”学术研讨会暨2020中国艺术学理论学会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ofaqiang01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与动物之间的关系自古以来都是各种文明的母题之一,纪录片的出现为这种思考提供了新的载体和路径。自电影诞生之日起,动物就已经成为纪实影像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伴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影视艺术的发展,动物纪录片凭借其庞大的作品数量和丰富的表现内容逐渐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亚类型,创作模式也呈现出“结影映物”、“格物致知”、“以物观我”的变化。进入新世纪以来,动物题材纪录片的创作又逐渐呈现出一种新的趋势,“天人合一”正在成为人类借助纪实影像理解人与动物关系的主流观念。
其他文献
“vlog式纪录片”是新媒体语境下,传统纪录片与vlog短视频融合的新型纪录片样式,也是“第一人称纪录片”的新媒体化延续与革新。借鉴尼克尔斯纪录片叙事范式、热奈特叙事理论以及后经典叙事学理论发现,“vlog式纪录片”在内容结构、视听语言、叙事视角和层次上,呈现出个性化、生活化、平民化以及主体化特征,在叙事与现实的索引关系中,越来越不再顺从于绝对的客观索引程式,不再回避作为主体“我”的真实所见所想所
世界已经进入到一个由大量色彩、图案、光线、造型等元素合成的图像时代,对于图像的解读也伴随甚至超越对于文字的解读,成为这个时代最具特征的文化景观。全民读图时代,亿万人同时参与图片的制作与生产,人人都是摄影师的背后,是摄影艺术在一个不同文化语境当中审美面向的适时转向。如同布尔迪厄的场域理论所揭示的那样,艺术的生发与形成,不单是艺术创作者本身自觉的结果,而更是整个“艺术场”,也即包括艺术家所生存的时代等
媒介作为艺术的物性载体,其自身的变革影响着艺术的发展轨迹。从艺术的创作、传播及接受,媒介自始至终参与其中。媒介作为连接艺术创作内在构思与外在表现的桥梁和纽带,在艺术的历史长河中几经沉浮,逐渐成为艺术社会公共领域的关注话题。媒介与艺术的关系逐渐成为艺术学研究的重要领域,媒介的物质性、工具性和技艺性随着其科技变革,与艺术创作发生着越来越紧密的关系。如此同时,媒介不断被书写进新的内容,赋予新的价值内涵。
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短视频平台构建了社交娱乐的新场景,逐渐成为人们娱乐生活中的常用方式之一。其中,“抖音”作为一个广受追捧的音乐创意类短视频应用对于人们的行为和生活产生了影响。本文以抖音短视频为例,借助媒介场景理论,分析短视频的场景建构并探究其对用户生活和行为的影响方式及未来发展趋势。
进入新时代,广西美术创作题材在继承、延续传统的同时有了新的发展。第十三届全国美展中的广西入选作品,充分展现了广西美术题材进入新时代以来的变化。广西美术题材之一,系南方风景中的山地与海洋。山地题材以广西典型的喀斯特山水为载体,具有清丽、奇秀、精巧的图案造型,油画《乡韵》、《金碧漓江游船鸣》等作品以南方风景中的山地文化为创作题材,描摹了广西乡间池塘山野、江边渔船奇峰等自然人文景观,展现人与自然共生共存
技术与艺术的跨界合作,使舞剧创作不再单纯依靠身体语言进行晦涩的表达,高科技的加入使舞剧叙事语言得到全新呈现。本文以中国当代舞剧创作实践的媒介应用为出发点,结合多部舞剧借以媒介技术传递出的形式、内容、意象等信息做出思考:解构与重构后的舞剧叙事语言是丧失了传统意义上舞蹈本体的特性,还是在当代表达上的尝试与创新?试图通过媒介对舞剧叙事语言方式的改变提炼出艺术与技术,媒介与审美等问题,挖掘舞剧叙事语言的当
本文主要总结近三年来,笔者从事数字艺术作品和媒介跨界融合作品创作的理性反思。从研究者、编导以及心理研究者的多重视角,分析几方面的经验总结:首先,媒介的技术发展较之传统媒介对于创作者创作心理和观众观赏心理的影响,尤其是认知层面的深远影响;其次,随着技术变革带来的创作者和观众交互关系的深刻改变;第三,由媒介变革过程中创作者的自发角色调整过程,反思AI等技术与人类的协作共生模式。
城市街头影像艺术的媒介特性使得过路者这一要素可以得到策略性应用。迈克尔砩雷德将18世纪狄德罗用于分析绘画或戏剧的反剧场性概念视为评价各类艺术作品品质的标准,这一标准可在黑格尔哲学中得到本体论层面的说明。在此类作品中,表演者和过路者均满足反剧场性的标准,但这并不意味着此类作品可以完全排除剧场性。基于海德格尔哲学的分析表明,表演者和过路者分别代表了城市游走-纪录者的两个维度,体现了自由与机械性之间的张
艺术媒介是连接艺术家与欣赏者、艺术生产与艺术接受的重要环节,媒介的更新必将引发艺术的变革。在泛智能化的当代,“人工智能”作为新媒介融入艺术领域,不仅拓展了艺术的生产与接受方式,更拓宽了艺术的价值与边界,使艺术的发展始终处于技术性与艺术性的张力结构中。在如何看待人工智能艺术的美学问题上,批评界形成了认可、否定、反思三种态度。对人工智能艺术的技术性与艺术性问题症候进行透视,并尝试对AI作为艺术媒介的价
近年来,媒体立面作为灯光秀载体的新兴艺术传播现象屡见不鲜,各大国际会议和武汉解封的零点灯光秀都意味着其用途已经越来越广泛。如何欣赏、如何评价媒体立面成为了热门的课题,本文尝试将媒体立面作为一种传播学中的艺术文本类型进行分析,从艺术符号、传播媒介等角度试图探索公共建筑表皮所承载灯光秀的意义和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