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泽泻的化学成分及其盐炙前后的化学变化

来源 :2016年全国中药炮制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opelrain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泽泻为泽泻科植物泽泻的干燥块茎,具有利水渗湿,泻热,化浊降脂等功效,用于治疗小便不利、水肿胀满,泄泻尿少,痰饮眩晕,热淋涩痛,高脂血症等症[1].作为常用中药,为六味地黄丸、龙胆泻肝丸、五苓散等临床常用重要方剂的主要组成.2015年版《中国药典》[1]收载的泽泻炮制品是盐泽泻,传统炮制学认为泽泻盐炙后,其泻热作用增强.国内外学者对泽泻炮制前后化学成分和药效作用变化进行了大量研究,对泽泻炮制机理有了较深入的解析.本文将对泽泻盐炙前后产生的化学变化作一综述,为更深入地阐释泽泻的炮制作用提供参考.
其他文献
牛膝为临床常用的活血化瘀药,为河南的道地药材之一,目前对牛膝的研究报道日益增多,在查阅文大量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本文对牛膝的加工炮制历史沿革、产地加工方法、现代炮制方法以及中药材产地加工炮制一体化研究等进行了系统的概述,通过中药材的产地加工炮制一体化的相关文献研究,以期为牛膝药材产地加工炮制一体化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硇砂为少常用中药,系氯化物类卤砂族矿物卤砂的晶体及卤化物类矿物紫色石盐晶体,前者称白硇砂,主含氯化铵;后者称紫硇砂,主含氯化钠。硇砂主产于西北地区,全年均可采挖,挖出后除去杂质即得。具有消积软坚、破瘀蚀腐之功能。近年来,许多学者对硇砂的名实进行了考证,对硇砂化学成分、药理及炮制工艺进行了研究。本文以古今研究文献资料为依据,对硇砂的炮制方法进行整理和总结,通过文献资料的总结,对中药硇砂的研究进展进行
牛膝是一味临床常用中药,其炮制技术在历代中医药文献中均有记载,可谓是炮制历史悠久,炮制方法也较丰富。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已对牛膝的炮制开展了多方面的深入研究。现着重就牛膝炮制前后化学成分的变化及药理作用研究概况进行综述分析,以期为探讨牛膝的炮制机理和牛膝炮制品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牛膝为临床常用的活血化瘀药,本文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对牛膝的产地加工以及现代炮制方法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分析,并提出些许策略,以期为现代怀牛膝炮制以及临床用药的有效性提供参考。
女贞子为木犀科植物女贞Ligustrumlucidum Ait 的干燥成熟果实。具有滋补肝肾,明目乌发的功效。用于肝肾阴虚,眩晕耳鸣,腰膝酸软,须发早白,目暗不明,内热消渴,骨蒸潮热。女贞子中萜类和苯乙醇苷类是其中含量高且药效活性研究集中的成分,主要包括脂溶性萜类成分齐墩果酸、熊果酸及其两者的衍生物,其中齐墩果酸的量较高。水溶性萜类化合物主要为环烯醚萜类化合物,以裂环烯醚萜为主,主要包括女贞苷、女
探讨白芍通过不同的炮制方法加工后,其化学成分的差异,及白芍炮制前后对药理作用是否存在影响,为白芍进一步的炮制及药理作用的研究提供理论支持。总结近十年来国内外学者对白芍不同炮制品的研究,并以白芍中芍药苷、没食子酸、儿茶素、芍药内酯苷等4 种主要化学成分的变化及其药理研究为标准,并汇总其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讨论白芍炮制前后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差异。中药白芍在炮制后,除没食子酸,白芍中大多数成分的含量均比
黑冰片,蒙药名为哈日嘎布日,别名为嘎日那嘎。始载于《认药白晶鉴》。为猪科动物野猪Sus scrofa Linnaeus的完全烧炭成的干燥粪便。主要出自内蒙古等北方地区、东北及海南岛、东南海岸地区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广泛区域及欧亚多个地方。初春、秋未采收,除去杂质,晒干。密封煅成炭用。味苦,性辛、温,具有平息"协日",消食,杀"粘",破痞之功效,主要用于治疗消化不良,"协日"痞,"粘"症等。本文根据
女贞子作为一味传统的补益类中药曾有生用、蒸制、酒制、药汁制、酒蜜制、盐制、焙制等多种炮制方法,现代女贞子的炮制方法多以净制生用、酒蒸、酒炖为主。但不同地方酒制女贞子的具体炮制工艺参数相差很大,有关女贞子生品及其炮制品含量测定中指标性成分的选择有待于进一步探讨。本文对女贞子的炮制历史沿革、炮制工艺及其含量测定进行综述,以期为女贞子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何首乌是常用的滋补之品,临床需求量大。作为典型的生熟异治、且具有肝毒性的中药,它的临床功效、安全性等与炮制紧密相关。何首乌具有解毒、消痈、润肠通便之功效。经炮制后为制何首乌,具有补肝肾,益精血,乌须发等功效。中药炮生为熟引起的药性改变与其内在物质基础的变化有关。目前一般以蒽醌衍生物及二苯乙烯苷的含量作为何首乌炮制研究的化学指标,其结论的科学性有待进一步商榷,但炮制能对何首乌中的成分、药理作用及毒性
附子为毛茛科植物乌头Aconitum carmichaeli Debx.的子根的加工品,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下品,被誉为―回阳救逆第一要药‖.其药性辛、甘,大热,有毒;归心、肾、脾经.具有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的功效,在中医临床上用于亡阳虚脱,肢冷脉微,心阳不足,胸痹心痛,虚寒吐泻,脘腹冷痛,肾阳虚衰,阳痿宫冷,阴寒水肿,阳虚外感,寒湿痹痛等症[1].附子作为有毒药物,少生用,经炮制后